江蘇服裝出口額雖高 但整體增幅回落
對歐美市場集中度過高,部分企業競爭力不強是主要原因。
2006年上半年,江蘇省服裝出口54.9億美元,同比增長13.3%,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4.3個百分點,增幅較去年同期回落17.6個百分點,但規模和增幅繼續保持全國第三。江蘇省外經貿廳分析,上半年江蘇省服裝出口增幅回落主要有5方面原因:
廣東超常規增長拉動全國增幅。上半年,全國服裝出口397億美元,同比增長27.6%,其中,廣東出口114億美元,同比增長73.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5.9個百分點,拉動全國服裝出口增長56.5個百分點。但從全國其他省份服裝出口來看,浙江省服裝出口增幅名列第二,江蘇省只比浙江低1.3個百分點,走勢基本相同。
服裝產品出口市場相對集中,對歐美出口降幅較大。江蘇省服裝出口在歐美市場集中度高達41.5%。1~6月,對歐盟出口11.1億美元,同比僅增長10.9%;對美國出口11.7億美元,同比下降9.1%。盡管上半年對其他市場出口形勢良好,但不能扭轉整體出口增幅回落的現象。
設限類別影響服裝出口增速。1~6月,江蘇省設限產品對歐美出口9.9億美元,占江蘇省紡織服裝出口的10%,比重居全國第二。但設限產品出口下降了39.9%,超出全國平均跌幅4個百分點,直接導致了江蘇省服裝出口增幅下滑。特別是江蘇省對美設限產品出口比重居全國之首,上半年出口降幅增大,高達44.3%,影響了江蘇省服裝出口增幅。
大型內資企業服裝出口增長乏力。1~6月,江蘇省內資企業出口31億美元,占江蘇省服裝出口的56.3%,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額居前30位的大型內資企業,出口18.2億美元,占江蘇省服裝出口的33%,同比增長1.7%,低于江蘇省平均水平11.6個百分點,其中有12家出現負增長。從歐美市場看,對歐有20家、對美有13家大型內資企業服裝出口出現負增長。這表明作為“配額時代”既得利益者的大型內資企業,一體化后國際競爭力亟待提高。
境外加工業的發展導致江蘇省內服裝出口增幅下降。為分散貿易風險,規避貿易壁壘,去年以來江蘇省服裝企業加大了境外投資力度,轉移了部分服裝生產能力,帶動了面料等紡織品的出口。1~6月江蘇省紡織品累計出口44.1億美元,增長21.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對越南、柬埔寨、土耳其、新加坡、伊朗、巴基斯坦等我國周邊國家的紡織品出口增幅高于60%,對設限國周邊國家如墨西哥、瑞士等出口翻番。江蘇省紡織行業大力擴展境外加工業務,紡織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數量限制給服裝出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