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盡夕陽情 老年服裝待振興
- 中國服裝行業百花齊放,男裝,女裝,童裝都有很好的發展,但似乎對老年服裝關注的少了點。據統計,目前中國服裝市場上老年服裝比例少之又少。
中國服裝市場似乎正在忽視老年群體。放眼望去,滿街盡是年輕人的地盤。休閑裝,街頭裝,淑女裝,職業裝等等大行其道,卻很難覓得老年服裝專柜。有很多老年朋友紛紛投訴,老年服裝難買,每次去置新裝,大都空手而歸,好不沮喪!而現有的市場上的老年服裝,也不甚滿意。甚至多為面料拙劣,式樣陳舊的“地攤貨”。為什么有這么大塊市場,而向來精明得商家卻視若無睹呢?
到底是什么制約中國老年服裝市場的發展?
筆者認為,特殊體形,陳舊的消費觀念和老年服裝的超長使用周期,使得老年消費在主流消費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老年人作為社會消費的特殊群體,一般在50歲以上,他們不屬于服裝消費的主流。老年人體形非常特殊,而生產企業對服裝尺寸難以把握,很難形成批量生產,生產的成本又較高,因此大多企業不愿意經營老年服飾,轉而專注于年輕化服飾的設計生產。
但也并非完全沒有中高檔,質量上乘的老年服裝。目前市場上比較紅火的老年服裝品牌就是“桑榆情”了。他由當年劉三姐扮演者、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婉秋代言,推出市場后受到了各方極大關注,不到半年時間,品牌足跡已經成功踏遍東北、華北、華東、西南、中南等幾十個省、市、自治區。
老年服裝市場的蕭條從側面反映了老年文化的單調。都說最美不過夕陽紅,老年文化的繁盛,老年服裝的崛起才能從多方面顯示中國服裝產業的成熟和振興。專家們也指出希望我國服裝行業多放點關注在國內老年服裝生產上,投入更多精力致力于老年服裝的設計與制造,讓老年人能安享美好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