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配額出路 武漢紡織品和服裝出口不降反升
- 在去年紡織品出口小幅下降后,今年武漢市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實現大幅上升。
記者日前從武漢海關獲悉,今年1~10月,全市紡織品出口1.36億美元,增長31.8%%;出口服裝3.42億美元,增長13.2%%。而在去年1~10月,雖然服裝保持了24% 的增長,但是紡織品的出口量下降了3.5%%。
歐美是我市紡織服裝產品的重要出口地之一,去年以來,受輸歐美紡織品配額“取消—設限—取消”等幾次波動影響,許多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不勝其煩”,利潤較薄的紡織出口企業受影響更大。今年,雖然配額制度仍然存在,但影響顯然小了很多。
武漢愛帝集團副總經理王文軍稱,現在出口狀況是供不應求,為了擴大產能,已經連續購置兩處地產用以投資建廠房。
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貿管處副處長曹菊英認為,這表明武漢市的企業開始從去年的配額問題中吸取經驗教訓,尋找配額之外的出路。
曹菊英分析,去年配額問題的確給許多企業造成了困擾,但是許多紡織品服裝企業已經通過向非配額國家轉移,或者增加非配額產品的生產轉移了危機。武漢愛帝集團、武漢韻天工貿有限公司都曾表示做過這方面的調整。
此外,因為紡織品服裝的技術含量低,許多企業最初接觸出口業務時,都會選擇紡織品服裝,隨著現在對外出口貿易的增多,進行紡織品服裝的出口貿易企業也越來越多。而且,紡織品服裝的單價有提高的趨勢。例如為消化紡織品出口退稅率下調2%的影響,今年參加廣交會的紡織企業紛紛嘗試提高出口報價,不少企業將產品報價提高了5%,個別高附加值產品加價10%左右。
不過曹菊英表示,現在紡織品服裝出口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調整,進入門檻越來越高,企業不應該僅僅將目光專注于出口數量,更應注重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