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成衣出口繁榮受益中國受限
歐美對中國成衣采行防衛措施,讓印尼等其它成衣生產國免于受到中國的全面沖擊。但是當印尼成衣出口商對短期榮景看好時,長期的展望又是如何呢?
配額解除后,無疑的中國大陸是目前最具競爭力的成衣出口國。然而,美國與歐盟相繼對其采行防衛措施,對印尼等其它成衣生產國形成保護。2005年印尼成衣出口成長14.2%,金額達到49億美元,排名世界第9成衣出口國。本年前三個月出口金額成長4.1%。
在最近一次的印尼紡織及成衣展中,大多數參展的成衣出口商均宣稱產量全開,短期前景看好。依據印尼紡織成衣協會(IndonesianTextileandGarmentAssociation,API)資料,印尼成衣出口商受惠于中國的出口受限,特別是針平織襯衫、棉罩衫、胸衣、內衣、毛衣及褲子等產品。
據了解,位于印尼首都雅加達、紡織城萬隆以及全國各地的數百家印尼紡織品及成衣工廠,其實正處于崩潰的邊緣。特別是約5千家以國內市場為主的中小型企業,正遭受嚴重困境。依據API的資料,印度成衣制造商在2002年時約占其國內市場72%,到2005年僅剩25%。成衣進口量由2004年的3千噸驟增為2005年的1萬1千噸。正常進口品的問題不大,讓印尼制造商憂慮的是走私品的大量涌入,據稱都來中國大陸。
印尼大約有850家大型(雇用500人以上)的成衣制造商,大部份都從事出口。2005年的出口表現頗佳,特別是出口至美國(2005年成長17.6%)。2006年表現持續亮眼,印尼成衣出口商期望能在美國與歐盟的市場進一步有所斬獲。然而一旦中國大陸的紡品不再受到配額限制時,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除了約100家財務健全、管理卓著的紡織及成衣集團外,印尼紡織業界所使用的機器太過老舊。大部分紡織廠必須立即采取行動,使用現代化設備,否則在品質與價格上將喪失與中國大陸競爭的能力。
數據顯示,自2001年起,印尼的紡織及成衣業極少進行投資。制造商認為這是因為印尼銀行嚴格的政策所致。銀行認為紡織及成衣業是高風險行業。此外,投資貸款的利息很高,約18%。許多廠商都在觀望政府的作為。工業部已經撥給紡織及成衣業界2007年-2009年間約5億美元來更新設備,其中40%將用于成衣業。
紡織品及成衣雇用約184萬個工人,占全國雇工的15%,對國家經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其出口占印尼年度凈出口的25%。成衣出口商深知大陸紡品解除設限后,印尼的產品不能只靠價格取勝,因此更加注重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