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服交會:第二個“十年”的時尚開場
如果說十年是一個階段的話,那么,第十一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的召開,則意味著虎門服裝徹底告別上一段征程,也意味著下一段全新征程的開始。
不知不覺間,虎門的服裝交易會已經走過了十年,今年是下一個十年的開始,又一次在這個相同的季節踏上虎門的土地,深深的感受到虎門的變化。十年的光陰流逝,虎門,這個不大的市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虎門服裝交易會規模龐大、有聲有色、享譽海內外;虎門服裝從鮮為人知到家喻戶曉,“虎門=林則徐銷煙”這樣的聯想也變成“中國女裝看虎門”這樣響亮的稱號,如今的虎門鎮擁有服裝制衣企業1300多家,另有織布、定型、拉鏈、漂染等配套工廠近百家;年生產服裝逾2億件(套),年服裝銷售額達135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4億多美元,三分之一的產品銷往境外近百個國家和地區。10月,在“影響·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影響力傳媒大獎頒獎中,虎門一舉囊括“最具產業影響力紡織之都” 、“最具行業影響力專業展會”、“最具商業影響力專業市場”三項大獎。在本屆交易會上,虎門政府、協會提出了時尚虎門的概念,虎門,將由此開始向世界時尚舞臺進軍。
虎門時尚名片之“展會名片”
虎門服裝產業的成功,離不開每年一屆的“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從1996年開始每年投資近數百萬元打造會展平臺,到現在已連續舉辦了十一屆,年成交額從96年的12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0億元,創造了會展經濟的奇跡。年吸引采購商上千萬人次,每年邀請到包括央視,香港有線、無線,鳳凰衛視以及國內省級20多家電視臺,海內外200多家平面媒體到會報導展會盛況,吸引新加坡、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巴西、新西蘭、波蘭、俄羅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到會參觀、采購。每屆都有30多位世界名模參加時裝表演。本屆交易會,馬來西亞設計師、美國設計師、香港設計師等來自不同地區的設計師專場發布,眾多國際縫制設備品牌參展,向人們展示了虎門展會的國際化。有專家估計,虎門會展品牌價值達到50億元。目前,虎門政府正籌劃建設虎門文化演示中心(含會展)、虎門劇院、體育館等配套設施,新平臺的建立必將更大發揮虎門展會名片的作用。
虎門時尚名片之“市場名片”
從1993年的第一個服裝專業市場-富民服裝城開始,如今虎門有大型服裝、鞋類、面料和輔料商場32家,形成了以富民時裝城為中心,面積一平方公里的服裝銷售圈,共有服裝批發市場20余個,商鋪12000多家,經營面積近40萬平方米,年銷售近200億元。這些市場中,除富民由早期的政府投資、群眾集資合建外,其余幾乎都是來自民間投資或者海外投資,投資主體的多元化,規避了市場的風險,也造就了市場的活力。每天熙來攘往的批發商、零售商,外國、外省市取經學習的考察團,都在表明虎門市場的繁榮與興盛。在服裝批發市場大力發展的同時,以虎門布料大市場和虎門博美花城布料市場、虎門國際布料交易中心為龍頭的大型布料集散地也已在虎門形成:各類面料輔料批發市場8個,國際布料交易中心1座,共有商鋪4000多家,經營面積近10萬平方米。上千家布料商進場經營帶來的直接效應是:服裝廠家采購布料的選擇余地更大;布料的價格下降,使得產品成本下降;增強了在市場競爭中的價格優勢。虎門服裝產業鏈也由此得到了向增值高端延伸和推進。同時,虎門服裝企業在國內外設有專賣店、連鎖店15000余間,銷售網絡已經覆蓋全國,延伸至海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虎門不僅成為全國最活躍的服裝批銷中心之一,而且成為出口東南亞、歐美、西亞各地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