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內衣促銷頻頻推出“新概念”
幾場寒流過后,省城氣溫驟降,保暖內衣市場迎來了銷售“熱潮”。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廠商瞅準了這個商機,頻頻推出“新概念”來吸引顧客眼球。
今天上午,記者在省城幾家大商場、超市內衣專柜看到,購買保暖內衣的顧客絡繹不絕。今年的保暖內衣市場不僅保持了前幾年的“生態棉”、“綠色棉”等“環保”的賣點,還添加了“產生熱量”、“美體束身”等功能概念。有的廠家宣稱產品具有熱能功效;有的稱內衣具有纖體、減肥的作用,而且能使肌膚保持濕潤;“遠紅外”、“魔力卡”、“大豆蛋白”等新名詞也層出不窮。
“保暖內衣真這么‘神’,還能自己生熱?”面對這些新名詞,大多數消費者都感覺一頭霧水。在歷山路一家大超市,一款“金貂絨超暖男士內衣”吸引了不少顧客。記者找遍外包裝盒,卻未發現任何關于內衣材料和保暖性能的說明。“這款內衣里襯是貂絨的,保暖效果很好!”促銷員正在極力促銷。“貂絨僅售79元?”面對記者的疑問,促銷員說,廠家正在搞節日優惠。但隨后記者打開包裝,竟在內衣的洗滌標簽上發現了“表100%棉,里100%腈綸,填充100%滌綸”的字樣!
“其實,這些新名詞只不過是廠家起了個‘名’,與保暖功能沒有必然聯系。”省纖維檢驗所紡織科專家宋富強說。保暖內衣中的“××卡”其實并不神秘,“熱力卡”或“暖卡”就是腈綸,“魔力卡”是具有彈性的氨綸,而“萊卡”則是美國一家公司生產的一種人造彈性纖維的注冊商標。“這些‘卡’,與熱量單位卡路里毫不相關。”
一位服裝業人士介紹,近幾年保暖內衣市場“概念”滿天飛,是無序競爭的一種表現。2001年前后,全國只有10多家保暖內衣生產廠家,三四年之后就驟然膨脹到500多家.
“商家是不是炒概念,從價格上也能看出來。”專家說。比如商家宣稱的彩棉內衣,很多都是普通棉經染色加工后的產品。“一般純天然彩棉內衣的價格,要比普通棉貴1.5倍以上。”
業內人士提醒,內衣以舒適、安全最重要。消費者選購保暖內衣,應多關注實力強、信譽好的品牌產品,同時注意檢查產品外包裝及洗滌標簽中關于保暖性能、材料質地等的說明,切勿被商家的宣傳“瞇”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