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機業:增長仍有空間 企業贏在市場定位
2006年,我國紡機行業依然延續了前兩年快速增長的態勢,紡機企業也獲得了可喜的成績。邁進2007年,面對整個紡機市場需求增速放緩的大環境,思維縝密的紡機老總們又是如何看待的?企業該如何在有利、不利中乘勝追擊,再創佳績?
提高產品質量
——無錫龍力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龍利
我們公司生產的劍桿織機在國內中低檔領域占有一定的市場,但在高檔織機領域還是空白。企業在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效并不明顯。2007年我們首先是要提高產品質量,我認為不管哪個檔次的產品都有市場需求,但是質量差的產品是沒人要的。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去年以劍桿織機為試點在行業內開展了提高產品可靠性的工作,今年我們企業還要繼續把這項工作抓好。其次,進一步加快新產品開發的速度。我認為今年的市場需求情況還是很好的,只是誰能把握住市場。
西安德高公司印染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銷售經理 關宏偉
2007年國內市場應該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關鍵是看你有沒有適銷對路的產品,能不能避開同質化的產品,有沒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另外,紡機企業做到一定程度還要做品牌,要做到功能、質量、優異服務、快捷反應,誠信經營。對于紡機企業來講,為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甚至超越客戶需求,往往需要增加成本投入,但與此同時也得贏得客戶對你的滿意和信任,這樣帶來的效益完全可以消化掉增加的成本。
加速科研投入
——太平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李培忠
當前,紡織機械正處在技術大突破的前夜,新型控制技術的應用,使自動化、連續化、高速化、智能化更趨成熟,紡織機械的數字化大幅提高了紡機產品機電一體化水平,操作更方便,重演性更好。誰掌握了紡機科技創新的前沿技術,并在自己的產品上得到應用,誰就能獲得主動。今年,太平洋集團將把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作為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通過“五個加快”,即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加快新產品商品化進程、加快制造裝備技術改造、加快設計降本節奏、加快產品品牌建設,來全面提升產品能級,并以此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來贏得市場。
鄭州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湯其偉
2007年,內需增長仍然是國內紡織工業發展的主要拉動力;另外,全球纖維消費和紡織品服裝貿易將保持增長,以東南亞為代表的國際紡織工業高速增長也為紡機行業提供了市場機遇。當然,不利因素依然也同樣存在,國家將繼續遏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生產資料價格仍高位運行,人民幣升值等對紡織行業的壓力還將進一步釋放。總體來看,2007年紡機行業仍將保持增長態勢,國內市場穩中有升,國際市場潛力巨大,行業特征由滿足國內需求向擴大出口型轉變,科技創新和品牌培育將成為主題。
無錫絲普蘭噴氣織機公司董事長 丁超英
紡織行業增長放緩是必然的,主要還是因為國內總量過大。我認為紡機行業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加強研發投入,開發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我們公司從噴氣織機的核心技術入手,對主控制系統引緯控制、引緯AJC功能和防止停車檔系統等方面進行攻關,運用工業設計理念及先進機械設計與生產手段,實現了新型噴氣織機整機的開發、生產和產業化。產品在北京舉行的紡機展覽會上一亮相就受到了業界的高度關注,許多國外同行看了我們的產品都驚呼不已,但我們不會滿足現有的成績,2007年還要繼續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開發出能夠替代進口、滿足紡織企業需求的高檔織機。
直面競爭加劇
——青島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幼泉
從今年紡機行業發展的態勢和已獲得的紡機產品合同來看,2007年紡機行業仍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但產品構成將有所變化,其中,技術先進、性能可靠的產品的份額會進一步加大。由于鋼材、鋁、銅等原材料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將會對行業利潤產生較大影響。我國加入WTO已經5周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國內市場上外資、國有及民營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將會進一步加劇。
江蘇宏源紡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志強
從行業形勢來看,中國化纖行業經過一段時期調整后,2006年實現了扭虧并保持了一定的贏利空間,2007年有望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這些會刺激化纖生產商的投資熱情。棉紡機械受棉紡規模擴張以及老設備更新改造需求等因素影響,將會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機遇。
從當前乃至今后的發展來看,紡機行業最大的挑戰來自于行業內部的競爭壓力。無論是化纖機械還是棉紡機械,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在技術、市場方面發展勢頭都非常迅猛。現在企業主導產品的競爭不僅僅是“你爭我奪”的局面,已形成諸侯混戰之勢。激烈的競爭給市場格局會帶來新的影響,也會對企業整個經營體系包括成本管理等運作帶來更大困難。
必加樂(蘇州)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洪
織造設備準入門檻相對較低,所以最近幾年生產織機的企業一下就冒出來很多。而大多數的劍桿織機、噴氣織機產品趨于雷同。2007年國家對產能過剩的行業有所控制,因此紡機生產也不可能總是在低端進行。目前,盡管國內的高檔織機市場主要被外資企業所占據,但我們必須承認,他們的到來對我們本土化的企業也是一個很大的促動,有利于加快我們提高技術水平的步伐。我感覺2007的市場還是比較嚴峻的,但總的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企業更新改造占的比例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