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斯里蘭卡紡織服裝行業的簡單分析研究
- 紡織服裝業是斯里蘭卡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最重要的工業行業。作為就業人數最多的行業和最大的出口創匯行業,斯政府歷來重視、鼓勵和扶持紡織行業的發展。
一、紡織服裝業在斯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紡織服裝行業多年來一直在斯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2003年,該行業產值占工業產值的43%;自1986年起,紡織服裝行業就成為斯第一創匯行業。2003年,斯紡織服裝出口24億美元,占全國外貿出口的50%,其中服裝出口占紡織服裝行業出口的93%;此外,紡織服裝行業是斯加工生產領域中最大的就業行業,提供直接、間接就業60萬人,其中直接就業34萬人。
二、鼓勵和發展紡織服裝業的優惠政策
1、鼓勵外國投資
斯政府自1980年推行私有化、吸引外國投資以來,紡織服裝業通過私有轉讓、外國投資,幾乎已經全部轉變為非國有成分。韓國、中國香港、歐盟成為主要投資者。截止2003年,斯紡織服裝行業吸引外資133億盧比(約合1.4億美元)。目前,50%的紡織服裝企業為斯里蘭卡投資局(BOI)批準注冊的外國獨資或合資企業,其出口占紡織服裝出口的90%。
2、投資紡織服裝業的優惠政策
斯里蘭卡工業部負責紡織服裝業的生產和配額時期配額的分配。斯在配額時期利用美國和歐盟給與其較優越的配額分配給外國投資企業,對吸引外資投資于其紡織服裝業起到刺激作用。
斯投資局是負責對外國投資進行管理的機構。其主要職責為:為投資者提供信息和指導;向投資者介紹合適的斯里蘭卡合作伙伴;幫助選擇項目廠址;幫助籌建項目,對工廠廠房建設及水、電、通訊設施的配置提供參考意見;通過投資局的有關機構,為在出口加工區內的投資者辦理進出口清關手續和簽證;為投資者提供雇工方面的建議和幫助等。
為吸引外資投資于紡織服裝業,斯投資局對紡織服裝業的外資制定了優惠政策:投資于出口型紡織企業在1250萬盧比以上,可享受20年15%稅收減讓的優惠;設在出口工業園區的外國服裝企業可享受5年免稅期和15年15%的稅收減讓的優惠;投資在5億盧比以上,可享受10-20年免稅,其后還可以有20年15%的稅收減讓優惠;以上所有投資企業的原材料和基本貨物的進口免稅。
3、后紡織時期的扶植政策
2005年紡織品配額取消后,斯紡織業感到挑戰和壓力非常大。為應對全球紡織品一體化,斯2005年預算對紡織業出臺了多項鼓勵政策。主要有:撥款20億盧比扶持行業發展;經BOI和非BOI批準注冊的紡織業投資項目,其原材料和基本貨物進口免征增值稅;服裝出口中介和代表處免除增值稅;撥款1億盧比重點支持紡織行業提高生產效率;撥款5000萬盧比用于打造斯里蘭卡服裝品牌,提升產品檔次和競爭能力;撥款1億盧比開設大學服裝設計學位教育項目;制定和頒布解決污染及鼓勵中小服裝出口企業的鼓勵政策。此外,為扶持本地紡織工業的發展,斯2005年預算還將學生服、三軍和警察制服、衛生、監獄和其它政府部門工作制服的面料全部交由斯本國紡織行業生產和供應。
三、斯紡織服裝業的特點
1、服裝加工出口型
斯紡織品國內市場狹小,產品主要用于出口。
斯紡織服裝業主要是利用美國和歐盟的配額發展起來的服裝加工出口企業。紡織和印染規模較弱,主要是依據國外訂單進口服裝原料加工制作出口中、低檔服裝制品。目前,斯紡織服裝企業中的90%為服裝加工生產企業。斯紡織服裝企業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加工出口服裝為主的企業;二是為出口企業供應原料和半成品的企業;三是為出口企業提供輔料的企業。
據統計,2003年,斯紡織服裝出口企業607家,其中特大型企業(出口額500萬美元以上)占18%,其出口占全部出口的76%,吸納行業就業人數的56%;大型企業(出口額100-500萬美元)占29%,其出口占全部出口的20%,吸納就業人數的27%;余下53%的中小企業出口占全部出口的4%,吸納就業人數的17%。
斯2003年編織服裝品的出口為15.78億美元,針織服裝品的出口為8.22億美元。斯現有紡織服裝加工機器20.4萬臺套。
2、原材料基本依靠進口
斯無紡織原材料資源,70%的原輔料依靠進口。特別是斯面料生產能力不足,絕大多數面料依靠進口。現斯年面料需求為8億米左右,國內生產能力不到10%。目前斯年面料進口12億美元,輔料進口1億美元。
斯紡織原輔料主要進口國家、地區和比例:香港19%,韓國15%,臺灣14%,中國6%,印度6%,美國5%,英國4%(2002年數據)。
3、斯服裝出口的主要市場
斯紡織服裝出口的主要市場為:美國64%,歐洲31%(其中英國占21%),其它5%。
四、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的作用
斯里蘭卡聯合服裝協會論壇是斯紡織服裝業行業協會,在紡織服裝業起到重要作用。該組織與斯政府部門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業界規劃和發展以及政府的決策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為謀求紡織品后配額時代斯里蘭卡紡織服裝工業的持續發展,該論壇向斯政府提出了許多建議和對策,受到斯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如斯在2005年預算案中決定修訂增值稅法,對免征進口稅貨物進行重新定義,建設出口加工村等就是采納的該論壇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