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路在何方——淺析機修工面臨的五個問題
如果把工廠比作一臺機器,那么機修工就是這臺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雖不起眼卻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競爭激烈的服裝行業中,除了降低價格外,很多企業往往通過縮短交貨時間等取得客戶的信任,贏得更多的訂單。在這種情況下,生產設備能否正常運轉就成了企業保質保量的完成生產任務的重要前提,一旦機器發生故障不能及時排除,那么不但生產進度會受到影響,企業更可能因此遭受更嚴重的經濟損失,此時一個經驗豐富的機修工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養兵干日,用兵一時”,雖然機修工并非像一線工人那樣時常用到,但是一旦有故障發生,臨危受命的機修工往往能夠救企業于水火之中,為企業挽回的經濟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一支出色的機修工隊伍,是保障服裝企業日常生產運轉、為企業打贏時間戰的關鍵,但我們常常聽到一些機修工抱怨:在單位不受重視,自身發展遭遇瓶頸等。據筆者了解,類似現象在機修工中并不少見,如果這種現狀得不到緩解,由此將可能導致優秀機修人才的流失。
筆者通過采訪并根據目前我國服裝行業實際情況分析,普通機修工在實際工作中主要面臨以下五個困境。
缺乏正規培訓
在一般企業中,機修工的培養往往以師傅帶徒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傳幫帶”的方式進行,這方式有其獨到之處,也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學比較形象化、能夠培養在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但是“師傅”相對“徒弟”而言只是見多識廣,技術更精湛,“師傅”自身也可能存在知識盲點,如果這些錯漏通過師徒關系不斷承傳,一旦這些錯誤在機修工的工作中得以體現,就可能對企業生產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一位趙姓機修工就此問題對筆者談了他的看法:“在我剛開始學習機器維修時,我認為師傅說的一切都是對的,現在我當機修工已經6年了,我慢慢發現師傅所教的東西也有不對地方,這些錯誤都要通過實踐操作才能發現。”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如果能夠針對常用機型性能、維修方法等有一套的專業維修課本,或者縫機生產企業定期組織機修工進行專業培訓,那么不但可以提高機修工的技術水平,還能夠提升企業自身的售后服務質量,為企業爭取更多潛在客戶。
杰克縫紉機有限公司就曾本著“為了提升杰克公司產品的信譽度和售后工作人員的服務形象,保證服務本地化培訓活動持續、有效的開展”的宗旨,定期對所有的機修工展開專業培訓活動。在機修工培訓方面,通宇集團也特地建立了通宇縫紉機技術交流中心,為廣大機修工提供了學習鍛煉和提升自身素質的園地。
維修國外設備困難
對于部分使用國外設備的服裝企業來說,進口縫紉機的日常維修是一個較大的問題。由于國外設備技術含量較高。較新,或者廠家核心技術保密等原因,除了如兄弟、重機等部分在國內使用范圍較大的國外品牌之外,其他品牌的縫紉機或某些特種機一旦在使用中出現故障,很多機修工往往束手無策。另外,由于大部機修工知識水平的局限,對以外文產品說明書的認知也存在一定誤區,往往導致了機器使用中故障頻出,維修不力。與國產縫制設備不同,進口縫制設備一旦發生故障,如果企業的機修工無法修理,再加上企業所在地沒有該品牌的售后服務點,那么訂單延誤將是不可避免的。
作為一個優秀機修工,除了應該對國產縫制設備的修理技術爛熟于心之外,更應利用一切有利條件鉆研國外先進設備,才是解決實際中間題的關鍵。
機器本身缺陷
某大型針織服裝廠的機修工正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某些品牌某些型號產品普遍存在如漏油,跳針等問題,并不是機修工可以解決的,一次兩次故障可以排除,但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要從設備的研發和生產環節人手。”
如果說設備本身存在的缺陷是機修工難以逾越的,那么機修工提高技術和素質的重要性也并非是空談,如何利用自身的學識和技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機器運行也是每個機修工的責任。
對于縫機生產企業來說,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更好的為下游企業服務才是正確的道路。
“全才”難做
俗話說“術業有專攻”,人的才干可能有長有短。在機修工隊伍中存在這種一種情況,很多機修理工修理一些普通常見機型或者是某種機型游刃有余,可是碰到特殊問題或者少見的機器就只能千著急,這樣的機修工很有可能會因為其缺乏精專的技能而被社會淘汰。
當然,在刻苦鉆研某種機型的維修技術“終得正果”的情況下,如果你仍有富余的精力,那么你可以由“精”轉“全”,從一個“專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才”,這個時候的你將不再為生計而煩惱,甚至能成為機修工隊伍中不可替代的人物。但隨著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以及縫制設備種類、技術的豐富,企業生產線上用到的縫制設備越來越多,一個維修工難以保證可以維修全部機種。
無論機修“專才”還是“全才”,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除了具備過硬的理論知識外,還須在實踐中不斷總結,這樣才能從本質上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在實踐中提高,才能把理論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規劃職業生涯是重點
當前,社會上流行著這樣一個詞叫“職業生涯規劃”。所謂職業生涯是指個體職業發展的歷程,而職業生涯規劃一般是對指一個人終生經歷的所有職業發展的整個歷程進行計劃。職業生涯是貫穿一生職業歷程的漫長過程,科學地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特征和任務,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對更好地從事自己的職業,實現確立的人生目標非常重要。職業生涯規劃并不只適用于都市白領,同樣適用于包括機修工在內的一切奮斗于職場的人們。機修工小王表示,當初他是一個一線工人,對機修工作充滿渴望,領導看他頭腦靈活就讓他跟師傅學機修,一修就是好幾年,雖然隨著經驗的豐富,其收入也在不斷增加,但他開始覺得機修工作沒前途,甚至懷疑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
對機修工來說,從學徒到獨當一面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相對于技術學習來說,如何規劃好自己的機修工發展之路更是一門大學問。大部分機修工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是頭腦靈活,只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看清行業發展軌跡,把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行業發展融為一體,緊跟行業步伐,將會是自身發展的重點。
依托我國服裝產業的發展和縫機業的不斷強大,縫紉機機修工這種職業將會成為一顆最耀眼的“螺絲釘”,并隨著機修工隊伍的不斷壯大,小職業,大發展將不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