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庫曼斯坦紡織業入發展年 招商引資帶動發展
土庫曼斯坦新聞網1月19日消息,紡織工業在土庫曼斯坦就像天然氣開采業一樣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2001年土庫曼斯坦政府制定了《2010年紡織工業發展規劃》,確定到2010年將其本國的棉籽產量增至300萬噸,皮棉產量增至90萬噸。除此而外,土庫曼斯坦國內生產的皮棉有60%要由其本國企業進行深加工,也就是說,其本國的紡織行業要消化54萬噸皮棉。為了落實這一目標,近日,土庫曼斯坦專門成立了紡織工業發展基金會,負責對該行業中有外資參股或者利用外債所從事的投資項目和外貿經營活動實施監管,重點是充分利用私人及外國投資和貸款來進行技術設備的維修和更新。
招商引資帶動紡織業發展
1991年土庫曼斯坦的棉花總產量為43萬噸,但是在獨立后的頭幾年棉花總產量出現了大幅度減產。其主要原因是農機和化肥不足以及農戶大大壓縮了棉花的種植面積,改為種植糧食。進入21世紀后,土庫曼斯坦政府及時糾正了這種偏差,把棉花產業列為經濟戰略的重點。2002年—2004年土庫曼斯坦的棉花收成由17萬噸猛增到20.5萬噸。現在土庫曼斯坦紡織品出口額約為1.9億美元,并保持著繼續增長的態勢。應當指出,土庫曼斯坦紡織業的成就是通過積極的招商引資取得的。1992年—2004年外商在土庫曼斯坦軋棉和紡織企業現代化建設方面的投資達到12億美元以上。在此期間建立的合資企業大部分都裝備有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包括加工棉花的全套流水線,并能生產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例如,2000年2月投產的土耳其、日本、土庫曼斯坦合資企業“Чалык Холдинг”就裝備有德國、意大利、美國和土耳其的現代化設備,保證了從棉花加工到針織服裝的全部生產過程。土庫曼斯坦合資企業有90%的產品用于出口,可年創產值7600萬美元。
土庫曼斯坦的織毯業和卡拉庫利綿羊養殖業在紡織業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土庫曼斯坦全國有12個織毯廠,年產各種地毯10萬平方米,其中50%用于出口。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私人手織地毯也有大量出口。土庫曼斯坦年產不同色彩的卡拉庫利綿羊皮約120萬張,其中75%(90萬張)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到俄羅斯、土耳其、瑞士和美國,其余的25%(30萬張)在其本國加工銷售。
中亞國家重視發展紡織工業
土庫曼斯坦有關人士指出,紡織品是人們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且發展紡織工業能夠起到連動效應,所以紡織業在所有中亞國家受到高度的重視。但是中亞國家尚存在著一些共性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就不可能更好地發展紡織工業。這些問題首先是大部分紡織企業的設備陳舊,且磨損率達到了60%—80%;其次,中亞國家本地原料的單一性阻礙了產品品種的多樣化,而要增加品種就必須使用合成化纖材料,但中亞國家目前還沒有能力生產這種合成化纖材料,企業又缺乏外匯來進口這些原料;第三,中國紡織品占據中亞國家70%的市場份額,而中亞國家的紡織業主缺乏對市場行情的研究,應對市場競爭的能力也比較差。他們認為,盡管中亞各國都有其自身的經濟發展戰略,但上述問題的解決只能依靠中亞各國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決。他們還認為,中亞國家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必須建立在歐亞經濟共同體的基礎之上,而俄羅斯的參與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