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有才初長成——新杰克縫紉機有限公司電子總工程張傳有
- 2006年,隨著杰克公司JK-5878平縫自動開袋機的橫空出世,其項目技術主管張傳有也從一名新人迅速成長為行業名人,這也應了那句古語:“江山代有才人出”。
在行業中,流傳著很多關于張傳有這位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才生成功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又被人們演繹成了很多版本。昔日清華大學的高才生究竟是如何成長為如今的行業英才的呢?近日,筆者找到了現任浙江新杰克縫紉機有限公司電子總工程師的張傳有,對他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掃描”。
機緣15合 緣定杰克
對于張傳有來說,2003年3月26日是人生中非常重要,也是值得永遠紀念的一天;
當時,在清華的校園里正熱火朝天地舉行著校園大型招聘會,來自社會各界企業都想力邀這所著名學府中的天之驕子加盟自己的團隊,而當時的應屆畢業生們也紛紛尋找著自己的“婆家”。
在招聘會現場,浙江杰克公司人力資源中心總監黃展洲“相中”了當時就讀于電氣自動化工程專業的張傳有。經黃展洲介紹,張傳有意外得知,杰克公司這家當時規模還算不上大的浙江縫制設備生產企業,在短短8年的時間里,從固定資產不足10萬元、生產工人只有10余人的家庭作坊式小廠,飛速發展成為目前總資產近2億元.員工1000余人的大型民營企業,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如此快速發展中的企業自然需要人才,而且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這也必將為自己提供發展的舞臺。但對于一個清華大學畢業的天之驕子來說,也許還有無數的機會在等待著自己,是否要進入一個在國內相對陌生的縫制機械行業的民營企業呢?此時的張傳有心里沒有底。
但有時命運安排就是這么巧。正當張傳有要轉身離去的時候,一位正在清華參加職業經理人培訓的杰克公司副總經理正巧過來找黃展洲,也為自己公司“相中”了張傳有。從這位經理那里,張傳有得知,從2000年開始,杰克公司逐步實施把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送到國內外知名高校培訓的人才培養計劃。在員工的培訓方面,竟能肓如此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以及這樣的資金投入,這二點別說是一家民營企業,就是其他行業的大型企業也不容易做到。沖著企業這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以及魄力,張傳有認定,就是杰克了。2003年的夏天,張傳有相當時清華大學的校友,也就是現在的大人李麗一起加盟杰克公司,開始了與縫制機械行業的“親密接觸”。
小荷已露尖尖角
2003年9月11日,杰克公司包縫制造中心發現,有100多臺公司的拳頭產品—JK788包縫機經水切加工后,機身上附著著好多鐵屑等附著物,這樣的產品是無法檢驗合格出廠的。技術人員想盡了各種辦法,嘗試了各種可溶性溶劑進行清洗,可結果卻令人沮喪。
第二天,在每日的晨會上得知這一隋況后,張傳育就一個人悄悄地思考了起來、他來到車間,看著這100多臺剛剛離開生產線的包縫機就像已經使用了幾年的舊機一樣,根本無法銷售,他心中焦急萬分。
憑借刻苦鉆研的精神,在一遍又一遍的測試中,張傳有終于找到了機身上出現附著鐵屑的原因,原來罪魁禍首就是切削液的工藝參數問題。按照常規要求,水切加工過程中的切削液的PH值應為6至8,而這批產品加工時切削液的PH值高達10.5,所以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原本一籌莫展的技術難題,就這樣被張傳有憑借著一股鉆勁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從此他在公司名聲大噪。談到這次的經歷,張傳有靦腆地笑著說道:“其實自己不過是比別人細心了那么一點點.多鉆研了那么一點點,運氣好了那么一點點而已。”
成功開發 JK-5878
2003年底,杰克公司準備與一冢土耳其公司進行JK-5878平縫自動開袋機的研發生產和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合作。作為一款機電一體化的高瑞機型,其研發的重點和準點在于機器的電控核心技術。當時國內縫機業在電控技術這一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幾乎沒有,雖然杰克在機械制造方面的技術已經完全過關,但是對于電控研發沒有任何基礎可言.此時,大家幾乎同時想到了張傳有,他本身是學電氣自動化工程專業,加上先前對于JK788包縫機技術問題的處理,公司領導決定由他和妻子李麗一起負責研發JK-5878。
電控核心研發技術含量高,準度大,而且對于企業來說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取得結果才能獲取市場效益,僅以張傳有和李麗二人主力肯定無法達成.怎么辦呢?張傳有靈機一動,決定在母校身上“打主意”,利用高校的資源無疑是一條捷徑。于是,在張傳有的軟磨硬泡下,清華電機系的博士導師李永東教授決定幫助這位昔日的愛徒。經過周詳的思考,李水東教授挑選了兩名碩士、一名博士來協助張傳有進行研發JK-5878。在這樣的“清華豪華陣容”技術攻關下,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研發小組就初步完成了電控核心這一塊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