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節約成本
隨著全球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企業生存壓力不斷加大,市場競爭直接體現為對”客戶資源”的爭奪,哪個企業(營銷人員)擁有大量客戶資源,它就擁有了生存的機會。
如果我們把企業努力拓展市場,增加客戶資源叫做“開源”的話,那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個企業要想站穩腳跟,除了“開源”以外,在加強技術創新的同時,引進和完善信息化管理等,以有效節約生產成本的”節流”行為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內各家企業的競爭十分激烈,整個行業都處于微利階段,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節約成本無疑是企業不可忽視的話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企業節約成本的方法很多,但是現在談到企業節約成本,縫制機械生產企業首先想到的就是運用科技手段改進技術,從而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高技術的運用無疑是可以大大降低公司的運營成本,但技術創新其實只是企業節約成本的眾多手段中的一個,節約成本并非僅靠技術至上才能做到。對于縫制機械生產企業來說,相對于提高技術而言,合理的物流配送、采購環節的成本節約、先進的供應鏈管理,以及優秀的質量管理等手段都是降低成本的關鍵。
2006年,是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協會確定的“企業信息化推進年”,中縫協在行業內大力推進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企業通過引進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在降低企業成本過程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中已經有了很成功的例子。
2006年12月7日,由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主辦的“2006縫制機械行業信息化研討會”上,作為今年全國輕工業部評選出的信息化先進單位——寧波五菱工貿實業有限公司介紹了他們在通過企業信息化管理降低成本方面的成功經驗。五菱公司技術副總監張偉在會上發言時談道:“在沒有建成很完善的企業管理體系之前,五菱公司已率先投入百多萬元引進了ERP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框架。從2004年使用至今,雖然在使用的初期由于數據收集、人員培訓、觀念轉變等等問題,使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索遇到了一定的阻礙,但是在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EKP管理系統在企業生產計劃的制定、考核制度的完善等多個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根據公司統計數據顯示,自從實施了ERP系統管理以后,企業的數據信息收集工作的質量有了大幅度提升,目前數據信息準確率超過了95%。這也使五菱公司的產品庫存下降了30%,周轉速度加快了50%以上,每年為企業節約的財務成本超過20萬元。此外,產品的一次性合格率提高了35%,每年節約質量成本達80萬到100萬元。”
除此之外,在縫制機械行業內產品成本構成中,零部件采購成本在企業總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約在60%以上。從世界范圍來看,對于一個典型的制造型企業來說,一般采購成本(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要占到總成本的60%左右,而人力資源投入要占20%,各種費用占15%,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采購成本是企業生產成本中的重要部分,采購成本控制是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成本控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采購成本的降低將給企業帶來明顯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