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將近 全國各地紡織品與服裝業大展拳腳
桐鄉市:最大玻璃纖維生產線奠基
8月20日,由浙江巨石集團自行設計的年產12 萬噸無堿池窯玻璃纖維生產線在桐鄉市正式奠基。該項目總投資達11億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纖維生產線項目,也是巨石集團繼今年3月建成年產10萬噸的無堿池窯玻纖生產線后,再次刷新單線玻纖生產能力的世界紀錄。項目建成后,巨石集團將具備年生產能力達50萬噸。
福建省:織布能手職業技能大比武
近日,福建省紡織行業織布工職業技能大賽在晉江龍湖的鑫宏紡織公司里進行。這次職業技能大賽旨在提高福建省紡織行業職工技能水平,推動紡織行業群眾性練兵活動的開展。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省財貿輕紡煙草醫藥工會、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和晉江市龍湖鎮政府聯合舉辦此次大賽。經過企業的初期選拔,來自福州、南平、泉州等地市的9支代表隊、近30名選手參加了比賽,其中年齡最小的選手只有19歲。比賽包括技能比賽和理論考試,其中技能比賽項目分為全項和單項兩部分。比賽結果來自南平、晉江、福州的企業選手奪得了前三甲,獲得了”福建省技術能手“的稱號,并將代表福建省參加在今年10月舉行的全國總決賽。
廈門市:服裝業進入無限網絡時代
廈門寶姿、九牧王、勁霸、361度、七匹狼等在內的多家著名服裝企業將推出的一項個性化服務,預計廈門市民不久之后就能夠通過短信定制服裝。這項服務的基礎是福建服裝企業集體注冊無線網址,通過無線網址的無線互動功能,與客戶保持了一個隨時的信息交互的服務狀態。服裝行業要求企業對潮流具有非常敏銳的把握,服裝相對于其他“ 規格化”產品來說,更加需要個性化。福建服裝企業正是希望利用網絡與現代媒介來保證能夠隨時掌握一手資料,永遠走在時尚潮流的前沿。
羅定市:針織業成主導產業促就業
據統計,截止到目前為止,羅定全市大大小小的針織服裝廠已發展到35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20家,產值超億元以上的有6家。針織服裝已成為該市經濟的主導產業。該市去年針織服裝業產值達11億多元,占工業總產值近20%;今年上半年實現產值、銷售收入和稅金分別增長10%、8%、11% 。目前,全市針織服裝產業從業人員近2萬人,已成為羅定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渠道。羅定市是全國、全省農村勞動力培訓就業試點縣(市),全市現有農村富余勞動力15萬多人。該市把轉移農村富余勞力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成立了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領導小組,明確目標任務,抓住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內地轉移的機遇,積極發展針織服裝產業。羅定當地擁有豐富的”三麻一桑“(黃麻、仁麻、芝麻、蠶桑)資源優勢,上世紀80年代就建起了以繅絲廠、麻紡廠為龍頭的一批國有紡織服裝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