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將重拳打擊紡織品服裝市場非法轉口貿易
“非法轉口”風波在印尼紡織服裝市場一直未見好轉,近段時間,印尼紡織界稱其紡織服裝市場受到了中國等海外市場大量“走私品”的困擾,遂加大了遏制紡織品非法轉口的監測行為。
大量走私紡織品服裝影響印尼市場
印尼紡織協會(IndonesianTextileAssociation)秘書長E.Ismy日前表示,由于印尼海關與警政相關單位把關不嚴,導致中國大陸等外國紡織品服裝大量走私進口,印尼內銷市場因而受到嚴重影響。2006年,印尼國內該類產品的銷量因此約減少20%,走私貨約占50%的內銷市場,合法進口貨占5%,國產貨物則僅占45%。走私貨數量在2005年為49萬噸,2006年激增至60萬噸。此外,印尼紡織業面臨成本高漲、產品競爭力缺失的困境,其國內消費者寧愿購買價格更為低廉的進口產品。
Ismy稱,由于上述諸多問題,造成印尼國內紡織業生產量逐年減少,近5年平均產能利用率僅達7成,幸好由于外銷暢旺,該產業才能維持發展,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由2005年的86億美元,增加至2006年的94.7億美元。受惠于美國與歐盟對中國紡織品服裝采取配額等數量限制措施,預期印尼今年紡織品服裝出口將達106億美元,同比增長12%,紡織品服裝仍將是創匯最大的產業。
印尼加大力度遏制非法轉運行為
印尼貿易部為遏止外國產品經由印尼非法轉運,已將原先負責核發原產地證明的193個單位減少約一半,目前為85個。
印尼貿易部外貿局長Diah Maulida表示,一些國家(包括中國大陸)為了逃避反傾銷稅或配額的問題,利用非法轉運的手法以印尼的名義出口如鞋類、紡織品服裝等產品到歐美等國,今年起印尼將進一步遏制違規轉運的不法貿易行為。
除了在核發原產地證明方面印尼相關單位將更為審慎外,對于進口商或出口商印尼也將加強管理。例如,在特殊進口商核準證方面,相關單位將設法查核持有該核準證的廠商申報的進口貨品是否確實為核準進口的貨品。
海關已查獲大量紡織品服裝走私行為
去年12月份,印尼破獲偽造文件走私進口2只貨柜服裝價值305億印尼幣(333萬美元)的案件。印尼海關總署理事會主席Nazar Salim表示,該批走私的貨品造成稅收損失51億印尼幣(56萬美元),涉案進口商在進口文件上申報進口的貨品為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