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與中國競爭要降低成本而不是使用特保條款
巴西工業聯合會最近對工業企業進行調查,顯示巴西工業企業在與中國企業和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不論是巴西國內和國外皆丟失市場。壓力最大的行業集中在紡織服裝、醫療器械和設備、鞋類產業等,工聯稱上述行業在與中國企業競爭中損失25%。
巴西聯經濟政策司協調員Castelo稱,對中國產品使用特保條款以限制其進口不是辦法。解決的方案應該是增強巴西企業的競爭力。實踐表明,目前在與中國貿易中實施的保護措施以防止中國產品入侵已舉步維艱,特別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巴西政府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后的今天。巴西工業在國際競爭中正在完善和增強自己,但亦需要解決國家生產管理體制性問題,如賦稅過高、物流不足、資本和勞動市場成本太高等等。Castelo稱,巴西與中國工業品競爭問題歸根結底是降低成本問題。
目前,許多巴西企業為增強其競爭力,紛紛到中國投資建廠,如5%的巴西大企業在中國委托生產,7%的大企業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工廠,3%的大企業計劃在中國建廠。
資料:巴西工業聯合會調查結果:巴西26%的工業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同行競爭對手,在與中國企業競爭中,52%的企業稱丟失了市場,3%的企業稱增加了市場份額,45%的企業保持穩定;在國際競爭中,58%的企業表示丟失市場,35%的企業保持穩定,1%的企業稱獲得中國老客戶,6%的企業表示停止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