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顯示近五成消費者不信任國外知名品牌
國外知名品牌產品以往在國人心目中一直是高品質的代表,可是近年來,一些洋品牌產品質量問題屢屢被曝光。在國人心目,洋品牌還能獲得信任嗎?
【數據】近五成調查者不信任洋品牌
國際先驅導報實習記者吳鐳發自北京美國博士倫潤明水凝護理液存在危險;日本索尼六款數碼相機被全面召回;雀巢嬰兒奶粉含碘量超標;艾格等知名服裝品牌被檢測出對人體有害物質;從西班牙、意大利等歐盟國家進口的名牌皮鞋包括Clarks(其樂)、STRADA(萊仕)、佐治等,因質量不合格在浙江被集中燒毀。知名洋品牌產品屢屢陷入“質量門”。
近日,《國際先驅導報》與新浪網就“對洋品牌你還信任多少”舉行了聯合調查,截至3月13日24時,有2477名網友參與了調查,其中有48.73%的人表示“不怎么信任”洋品牌。湖北武漢李先生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曾經用過一個國外品牌的化妝品,擦了以后皮膚瘙癢,起疹子,還不如不擦呢。”黑龍江的劉先生則說,“我曾買過一件國際知名品牌的T恤,1700多塊,后來洗過之后就掉色了,去交涉時對方也不給退貨,后來只能不了了之。”
江蘇南京王先生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他不信任洋品牌的原因是“假洋品牌也很多”。他曾在一家外資公司工作過,他們公司的產品冒用國外著名品牌,打著歐美原裝的旗號行銷中國,而這些,一般顧客不會明白。
在調查中,有36.79%的人表示“仍然信任”洋品牌。浙江劉女士說,“洋品牌發現質量問題,它會撤回或者銷毀,但是國內的品牌出現質量問題,這方面的服務不是太多,如果媒體不報道,它也不會召回。”
在調查中,有高達80.36%的人認為“洋品牌對中國消費者存在某種歧視,店大欺客”。河北石家莊的王先生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以前我對國產電器基本不信任,大部分選擇日本品牌,但是近幾年發現他們的售后服務質量、售后服務態度都不太好,我的同事用的一款日本相機出了問題,維權的時候始終得不到解決。”
【消協說法】高價格(不等號)高品質
國際先驅導報實習記者李琳發自北京為什么一些國際知名品牌會出現基本質量問題?他們對待消費者投訴態度如何?中國消費者應該如何對待國際知名品牌?近日,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葉元春接受了《國際先驅導報》的采訪。
浙江省一向敢于對“洋品牌”說“不”,在國際品牌質量監管方面堪稱表率。2005年索尼六款問題數碼相機在浙江全面退市;2006年豐田公司就滲油問題向廣大用戶表示歉意,并在浙江省消協的督促下采取一系列處理措施;今年,一批歐盟國家進口名牌皮鞋因質量不合格在杭州市郊被集中燒毀。
葉元春認為,導致知名國際品牌在中國問題很多的原因有三:個別生產者不依法經營;監管力度不夠到位;消費者迷信洋品牌。他解釋說,“我們國家對國際品牌產品有相應的質量標準,但是一些國際品牌的生產廠商不把中國標準看在眼里。再有,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地方或部門對洋品牌開綠燈,進行免檢,實施超國民待遇。”
另外,據葉元春介紹,浙江省消協在實際投訴處理過程中發現,國內大品牌比較重視消費者組織的意見,而一些國際品牌的態度則不很積極,措施也不得力,有時以擠牙膏的方式來處理消費者的投訴。這對于價位較高的進口消費品來說,有價格與相應服務質量脫節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