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正街服裝 專業市場同質拉開洗牌大戰
繼去年5月漢正街最大的服裝專業市場——漢正街第一大道建成后,今年“五一”前后,又一個經營面積過10萬平米的重量級服裝新市場——漢正街品牌服飾批發廣場,將“粉墨登場”。
漢正街總商會一執委評價說,這意味著漢正街各專業市場間的又一輪廝殺開始了,同質競爭導致的重新洗牌已不可避免。
老市場七成經營戶被“挖”
去年5月前后,漢正街沿河大道,一個大規模皮具箱包市場和內衣市場同時建成,對相距不遠的幾個老皮具箱包市場帶來巨大沖擊,其中,漢正街最早的皮具箱包市場——華貿地下皮具箱包城受影響最大。
華貿一位負責人高先生日前無奈地告訴記者,新市場的出現,給他們這個有著12年歷史的老牌市場帶來了毀滅性打擊。目前,該市場里約有七成經營戶被挖走,損失慘重。為了留住經營戶,他們被迫將租金整體下調了30%,才慢慢把空鋪填滿。
去年以來,漢正街全新時裝批發城、漢正街第一大道、暨濟商城等幾大新市場相繼建成,服裝、皮具、內衣等多個行業的老牌市場大受影響,租金明顯下調。
同質競爭拉開洗牌大戰
為了搶奪經營戶資源,新市場往往采用各種‘放水養魚’的優惠政策,令老市場防不勝防。”漢正街管委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稱,同類新市場的出現,必然會給老市場帶來沖擊。
該人士分析,新市場不僅在規模和硬件上遠遠領先老市場,而且在招商上動了不少腦筋。“為了及時籠絡一批經營戶,他們常常使用免除一段時間租金或租金較低等手段,逼老市場迅速做出應對。由于經營的特色和品種沒有太大區別,誰能更有吸引力和競爭力,誰就能取得成功。”
而除了規模、硬件和經營環境的比拼外,市場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模式,也是新老市場較量的重要內容。
據了解,在漢正街,目前的大型服裝專業市場已多達七八個,多數市場的經營模式和經營品種相差無幾。
沿河大道一大型批發市場中的部分經營戶告訴記者,為吸引商戶進駐,該商城在租金上給出了優惠:第一年租金全免,從第二年開始收取。
“這不,客戶爭奪戰還沒結束,位于多福路的品牌服飾批發廣場又殺了出來。各市場間的競爭必然更加慘烈。”漢正街全新服裝商會會長鄭斌稱。
據悉,即將試營業的品牌服飾批發廣場,同樣采取了免除部分租金等優惠政策“放水養魚”,這吸引了周邊多個服裝市場的經營戶。
業內人士預測,該市場開業后,萬商白馬、庫瑪、中心商城、全新批發城、第一大道等多個服裝市場,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此,這些市場也紛紛推出了應對措施,如給經營戶創造更好的經營環境、適當優惠等。
一資深商戶稱,同質競爭往往把有限的蛋糕越切越小,有時還會兩敗俱傷。政府有關部門和市場管理機構應適當進行宏觀調控,盡量避免同質競爭和重復建設,多提倡差異化競爭,多突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盲目跟風。
漢正街管委會一負責人則認為,同類市場競爭,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新一輪的洗牌,這是正常的市場調節,有利于促進市場更加規范,并逐步上檔升級。“只要是公平競爭,政府很難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