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服裝輔料的選擇安全衛生問題不容忽視
近年來,服裝的衛生安全問題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媒體經常出現關于服裝甲醛、偶氮染料、pH值等項目超標的報道。2006年上半年,國家質檢總局也下發了關于加強紡織服裝產品安全衛生項目檢測的通知。
但值得注意的是,談到服裝的安全衛生問題時,人們首先想到的會是面料或里料,卻往往忽視其它輔料,而安全隱患可能就由此產生。
眾所周知,各種線、帶、扣、標識、襯、拉鏈等輔料是服裝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這些多種多樣、絢麗多彩的輔料,才會使服裝展現出各種美觀的造型和迷人的風采。而這些服裝輔料中很多產品的生產過 程也包括紡織、印染、后整理等工序,面料可能存在的如pH值、甲醛、禁用偶氮染料、異味、色牢度等安全衛生隱患,它們也同樣存在,而金屬扣、環、拉鏈等輔料還存在重金屬是否超標等問題。
山東萊蕪市一家服裝生產企業,曾有一批兒童針織連衣裙出口到日本。貨物到達日本后,經有關機構抽查檢測,發現用在連衣裙腰部的松緊帶甲醛項目超標,因此,貨物被全批退回。該企業因小小一根松緊帶使用不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其教訓值得所有服裝企業反省和深思。
出口至歐盟、美國的服裝亦有遭遇退貨的,原因是被檢測發現服裝所用金屬鈕扣中鉛、鎳的含量超標。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服裝的面、輔料都有嚴格的安全衛生要求,一些知名品牌的大客戶經常在服裝投產前對全部的面料、輔料作安全衛生項目檢測,防患于未然,而我國強制性標準GB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中定義的紡織產品也涵蓋了服裝輔料,輔料同面料一樣需根據用途不同按要求達到A、B、C三類標準。
紡織品服裝進出口企業,對輔料絕不可掉以輕心,要認真研究進口國及一些品牌客戶的標準,加強自檢自控能力,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