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衣服的不如做衣服的 服裝店利潤下滑
服裝市場競爭激烈,部分有經驗的店主開始向成衣定制轉型,著手開拓新市場。
小白在武昌中華路開了兩年服裝店,積累了一些客戶資源后,準備在胭脂山衣坊開一家成衣定制店。一方面,開服裝店的利潤不斷下滑;另一方面,身邊一幫朋友都是學服裝設計的,有資源優勢。服裝店利潤空間低。
目前普通服裝店每月盈利在2000~10000元。近三年這一行不景氣,店子越開越多,進貨渠道也基本一致,大家只有拼價格。同時,房租不斷上漲,轉讓費隨之水漲船高,再加上商場打折越來越厲害,服裝店利潤空間就更低了。一些服裝店主開始自謀出路,轉型念頭油然而生。定制衣服市場大。
金鳴服飾定制店的薛小姐說,以往定做衣服的多是體型比較特殊、穿不了普通尺碼衣服的人;眼下,成衣定制已開始從特殊化需求向個性化需求轉變。不少上了年紀的女教師、醫生、企事業單位職員都選擇定制。
小白前期調查時也發現,目前電視臺的主持人、收入高且對服裝要求高的人,還有一些喜歡原創設計的人是高級成衣定制的主力軍。
目前,胭脂山衣坊是江城成衣定制最為集中的區域,約有70多家店承攬定制業務。據了解,開成衣定制店,對專業化的要求高,入行的門檻也高。僅人員設置上就可分為:接待、設計師、版師、樣衣工、車工等。開一家高檔成衣定制店,前期投資約在40萬左右。專家建議:
要有穩固客源和獨特設計
新秀服飾經理魯漢秀表示,價格方面除了材料、做工的費用,還有設計費、利潤率,但要有穩固客源和獨特設計,否則難以拉動巨大的運營成本,新入行的人要慎重。小白的店雖然還在籌備之中,但她對成衣定制的前景還是比較有信心,畢竟競爭對手少,相對專業,而且沒有太多服裝庫存的煩惱,利潤空間絕對比開服裝店大,約在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