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戰略 中國家紡品牌國際化之路的探索
家紡品牌今后會著重向著專賣店的方向發展,這是一種趨勢,因為對于自主品牌的建設而言,自主權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
走出去是一種趨勢,企業和品牌必須國際化,單靠國內市場,旺季的時候工人會忙不過來,但是一到淡季,產能就會吃不飽。
國際化過程中,企業一要注意研究國外市場的法律,二要有人才儲備,三是品牌自己要積極參與。
國際化的探索
自主品牌建設是今年兩會的主題之一,其實企業目前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建設自主品牌而進行的。
夢蘭的床品這幾年發展得非常快,特別是設計能力大大提高,采購的面料也都是綠色產品,目前,夢蘭已經形成了設計、生產、物流、配套服務一條龍的流程,尤其是在與國際企業合作方面也開始有了探索和起步,開始實行外貿與內銷全面發展的路線。
從2002年開始,夢蘭和美國一家家紡企業在中國合資建廠,這家企業有很多銷售網點,客戶也很多。當時是它們自己找上門來要合作,這可以說是“強強聯合”。在合資公司的經營上,我們兩家共擔風險、共分利潤。其中,生產、設計由夢蘭負責。
目前,夢蘭還和加拿大、日本的一些企業開始進行合作。加拿大的這家企業也從事家紡產品的生產,擁有一個500多人的工廠,其產品在美國等市場都有銷售,但是,它的加工成本不斷地提高,因此也想走出去。那家公司在考察了中國市場回去后,每周都會給我們發來一封電子郵件,邀請我們去他們那邊的工廠去考察,非常熱情。后來,我們就先把夢蘭的產品發過去一些,進行了一個展示,這比自己去看工廠更方便。
和這些國外公司具體的合作方式是,夢蘭負責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他們負責渠道,雙方共同享受利潤分成,夢蘭的品牌可以通過他們的銷售網絡走向國際市場。這其實是一個共贏的方案。對于夢蘭來說,可以逐漸在國際市場上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
2006年,馬來西亞也有一家企業表示愿意與夢蘭進行合作。
夢蘭目前在俄羅斯市場也開始進行一些探索。在俄羅斯市場上,產品的價格可以賣到國內價格的3—4倍,但是俄羅斯目前有一個規定,不允許我國的產品在它的境內市場上進行零售。但是那里的市場確實存在,而且很大,怎么辦?針對這一情況,2006年,我們在我國境內靠近俄羅斯市場的黑龍江大黑河島,聯合常熟海聯物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8億元,建立了一個占地5.6萬平方米的自由貿易廣場,這個廣場今年10月將竣工使用。從俄羅斯那邊步行到市場只要10分鐘,很近,但是又不會受俄羅斯政策的限制,還可以充分利用中俄兩國的邊貿政策,把包括夢蘭在內的中國品牌都打入俄羅斯市場。同時,在這個島上,我們還將投資11億元建立自由貿易加工區,它占地130萬平方米,將建設標準化廠房,將會對外進行招商。通過這些措施,就可以逐漸提高我們的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輻射力。
國際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