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產品研發實施之困
如今,很多國內企業都在研發管理上進行積極探索,而集成產品研發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就是這一過程中一個成功的案例。集成產品開發tPD登陸中國時,與很多流行一時的管理概念或模式不同,IPD沒有虛張聲勢,但卻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國內企業的研發管理現狀。
現今,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也面臨著集成產品研發這股研發新浪潮。
在近期進行的“技術精英訪談”中,記者了解到,縫機行業各大企業研發部門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一些通病。例如,缺乏明確和前瞻性的研發規劃、跨部門協作困難、缺乏有效結構化的產品開發流程和項目管理、產品質量管理尤其薄弱、不重視技術積累及平臺建設、缺乏有效的研發人員考評和激勵措施等等。因此,需要縫機企業意識到建立集成產品研發系統的重要性并盡早實施建立。
但在建立集成產品研發系統過程中,一些問題不容忽視。從根本上說,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研發管理當然也不例外。企業經常犯的錯誤在于沒有采取配套的措施,沒有實施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IPD項目實施的難點主要在于思想觀念的改變。
浙江新杰克集團是國內縫機行業中較早開始實施和建立集成產品研發IPD系統的企業,在他們的嘗試過程中仍感到了困難重重。的確如此,這是個舉步維艱的過程,即使對IBM這樣的公司來說也一樣。正如IBM前CEO郭士納十年對IBM全體員工說的一樣:“整個IPD重整至關重要,如果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你就真正地需要回去學習。我的意思是說,這個公司的每個人都需要熟悉IPD,我們準備根據這個流程來經營公司。”可以說,IPD項日的實施需要進行全公司范圍內的培訓、宣傳和溝通,使相關部門及員工都了解IPD的思想和方法。
IPD項目實施的難點之二是組織和流程的切換。
還是以杰克項日為例,要將各部門參與產品開發的組織模式、角色和職責進行轉變,同時需要改變人員的評價和激勵機制,項目還要在盡量不影響其進度和質量的前提下逐步過渡到新的流程。可以想象一下,在高速飛行的飛機上換引擎的難度有多大,那在縫機行業的各大企業中推行IPD有多難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很多處于轉型期,一心做大做強,無暇顧及太多先進管理經驗的企業。其實他們大多目光不夠長遠,把“大”和“強”二字看得過于簡單,推行IPD項目實施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項長期而艱巨、但回報頗豐的舉措。
記者發現,在國內縫機行業推廣IPD的過程中,大多數企業還對IPD集成產品研發很陌生。即使了解,也還停留在質疑IPD適用性的初級階段上,以為IPD只適用于IBM、華為這種大企業。
其實不然,IPD是總結了產品研發各方面的優秀理論和實踐而形成的,是業界最佳產品開發方法的集合。IPD思想和方法具有普遍的適用性,而且它具有集成性和系統性的優勢。當然,IPD并非萬能的、唯一的研發管理系統,研發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一直在不斷發展,IPD只是研發管理發展過程中的管理模式之一。記者認為,研發是企業創新的靈魂,在仿造貼牌成風、缺乏自主創新的市場中,有責任心的縫機企業應該把研發管理作為企業頭等大事來抓,而且關鍵在于盡早采用系統性的研發管理法,以拓展企業的發展藍圖,加快行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