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飾產業在變化中求發展
我國有13億人口,中國既是一個服飾生產大國,也是服飾的消費大國。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2008奧運會的臨近,中國服飾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面對這種形勢,中國的服飾產業也在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產業集群的出現以及韓國若斯菲娜服飾成功導入中國大陸市場,使得我國服飾產業的生產布局從發展戰略到產品細分都有了值得人們關注的新動向,同時也為無數的中小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低風險高回報的創業平臺。
生產區域呈現集群 韓國服飾凸現優勢從區域上我們可以看出,服飾產業的分布特點十分明顯。第一,中國有31個行政區,服飾產業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東部地區,主要是廣東、浙江、山東、上海、江蘇等地,服飾生產也是以上述地區較為發達。而韓國作為我國一個重要領邦,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和高度發達的時尚文化以及世界一流的設計風格、精湛的手工技藝、現代化的流水生產線,為我國的地道東方進口服飾增添了一朵靚麗的奇葩,同時也奠定了韓國服飾產業在全球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第二,時尚服飾的生產正從單個戰略向集聚地轉變。中國44個產業集聚地,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中國服飾的產能有一多半在產業基地里。第三,生產經營正在開始向產業供應鏈成本較低的地區戰略轉移。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在生產中同時也培養了大批的管理人員。當年雇用的19—20歲之間的打工妹、打工仔,他們有了管理經驗,回到當地,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過程,時尚服飾生產又在相對落后的地區普及和發展,這也為服飾行業的下一次催生發展提供了又一個契機。
服飾商機前景無限 “分羹”企業不斷涌現
近年來,隨著時尚服飾市場的升溫,人們都把服飾生產的目標轉向時尚服飾,特別是女性時尚服飾。一些服飾大省、服飾強市都把時尚服飾作為新的經濟亮點,在政策上加大了支持力度。據權威部門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時尚服飾從業人員近1500萬人以上,并以每年2%--5%的增幅向上擴充。鑒于我國時尚服飾市場的巨大商機及潛力,專家預計,未來5年我國服飾從業人員將在現今基礎上翻一翻,而服飾產業的家庭年平均消費量也將由2004年的1000多億元上升到2000億元以上。
如此巨大的市場商機,不但誘惑著眾多創業者加盟到服飾產業大軍中,也導致我國乃至世界各大服飾生產集團的轉型。2000年以后,世界知名的服飾大牌無一不在服飾領域有新舉措。衫衫、雅戈爾、海瀾、莊吉、喬頓、耶莉亞等等,都在原名牌旗下成立了時尚服飾公司,依據他們的品牌優勢、設備優勢參與了時尚服飾,但是相較于堪稱韓國時尚服飾產品的最大陣容和女性時尚服飾專賣首發陣容的韓國若斯菲娜女性時尚服飾,中國時尚服飾在品牌歷史積累、產品差異化及其產品的專業實力均表現出了相對弱勢的弊病,因此也導致諸多品牌遲遲未能趕超韓國若斯菲娜,市場占有率始終被壓制在較低水平的尷尬。
專業實力派根基加固 韓國若斯菲娜彰現實力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韓國若斯菲娜時尚服飾之所以贏得市場和加盟商的親睞,主要得益于“專業實力”。所謂專業實力是指多年來一直以時尚服飾生產為主業,在服飾領域的摸爬滾打中,積累了雄厚的客戶資源、生產資源,有較寬的銷售渠道和品牌信譽,具有一定規模的服飾生產企業。韓國若斯菲娜服飾集團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專業現代的東方時尚女性服飾產品開發,擁有令業界傾慕的東京、漢城、香港、臺灣等地設計師的頂尖之作,保持了韓裝特有的優點,貼身剪裁、做工精細、色彩豐富、甜美可愛和青春靚麗的風格,完美演繹著東方女性特質。
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地區,隨著現代女性時尚情趣、審美情趣水平的提高以及個性化服飾追求的凸現,韓國若斯菲娜集團迅猛捕捉商機,相繼成功推出了一系列時尚化、前沿化、科技化的迎合現代女性美麗需求的新產品,取得了驕人的業績,贏得了業界普遍的贊譽和廣泛的市場認同。特別是一批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加盟到服飾行業,成為新一代年輕掌門人,他們充滿創業激情,年齡一般都在25—40歲之間,有思想、有干勁、有魄力,使中國服飾事業充滿活力。綜上所述,中國服飾市場出現的這些新變化,預示著中國時尚服飾產業具備了蓬勃發展的原動力。因此,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及韓國時尚服飾競爭與合作的雙重作用下,中國時尚服飾不僅在客觀需求上有發展的空間,在主觀操作上,也有其快速發展的必然。中國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市場和由于產業集群出現而產生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低成本運做模式,將使中國女性服飾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