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海博會”是窗口也是通路
4月18日一21日,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迎來了十年華誕,眾多海內外客商云集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石獅,共慶盛舉。在濃郁“十年慶典”氛圍中,第十屆“海博會”烘托出“兩岸、專業、休閑、時尚、共贏”五大主題,為進一步推動兩岸產業對接和國際化經貿交流,推動福建紡織服裝乃至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提升發展做出貢獻。
臺商云集 歷屆之最
十年辦展,十載光陰。“晦博會”充分發揮福建在兩岸合作交流中的地域優勢和石獅作為全國重要紡織服裝業生產基地的良好基礎,不斷促進著兩岸紡織服裝產業的交流與發展。
4月18日展會開幕當天,據石獅市外事局相關人士介紹,參加本屆“海博會”的臺灣客商總人數為192人,是歷屆參會臺商最多的一次。作為“海博會”亮點之一的臺灣館面積比往屆擴大一倍,臺商企業的參展比例有了大幅提高。
據了解,參加本屆“海博會”的臺灣客商主要包括兩方面人士:一是來自中國臺灣島內,主要由臺灣紡拓會、臺灣針織產業聯誼會、臺灣制衣工業、臺灣布商業同業公會、中華成衣服飾協會5個社團組織組團參加,代表團總人數達56人;二是大陸臺商,以泉州、石獅為主,由泉州市臺商協會及石獅分會牽頭組織,也有部分外省市臺商參加。
展覽會期間,臺灣紡織服裝研發貿易大廈、臺商投資企業園區等6個項目舉行了奠基儀式。“臺灣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邀請到臺灣最大的紡織公司和3家專業研發機構一同前來發布最新面料產品,并開展國際紡織服裝發展趨勢講座;“健健之約”大陸、中國臺灣、香港三地著名設計師作品專場發布等系列活動也有條不紊地開展。
借助第十屆“海博會”一系列兩岸實質性合作項目的全面啟動,石獅乃至整個大陸紡織服裝業得以與臺灣紡織服裝業就新面料、新信息等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同時,使臺灣企業了解了大陸紡織服裝業的需求,促進了臺灣紡織服裝產業向大陸的合理轉移,為臺灣相關產業投資大陸架設了橋梁。作為以兩岸經貿合作為特色的紡織服裝展,“戀博會”已成為兩岸業界合作的成功典范,成為兩岸同行雙贏的平臺。
意向成交 高達54.2億元
據第十屆“晦博會”組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海博會”首日意向成交額達18.3億元,超過去年的15億元,實現了開門紅。
據統計,為期4天的“海博會”共達成意向成交額54.2億元,比上屆增長11.75%。在達成意向成交額中,服裝類成交25.47億元,占47%;面輔料成交13.55億元,占25%;服裝機械成交10.31億元,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