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稅率下調對沿海地方企業影響初探
- 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6月18日發布了《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從2007年7月1日起,2831項商品的出口退稅被取消或降低,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平均下調幅度約為2個百分點。以沿海的浙江省臺州市為例,此次調整涉及到臺州約1866家企業的1105種商品,占全市出口商品種類的一半。日前,國家統計局臺州調查隊在全市范圍內選取了36家企業,就出口退稅率下調政策的影響進行了調查。
36家出口企業列入調查范圍
本次調查在全市選取2007年上半年出口交貨值較大的3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3家外貿進出口企業,其中12家為外資企業。
從被調查企業的經營規模看,36家企業2007年1至6月份主營業務收入為159.02億元,戶均4.42億元;實現利潤8.01億元,戶均0.22億元;完成出口交貨值87.83億元,戶均2.44億元。截至6月底,從業人員為62891人,戶均1774人。出口交貨值在1億元以下的14家,1-3億元的有9家,3-7億元的12家,另有一家達12.94億元。
從出口產品的種類看,36家被調查企業的主要出口產品為工業縫紉機、醫藥、化工、戶外家具、摩托車及配件、節日燈、金屬炊具、五金、塑料制品、工藝品、服裝、鞋、帽、膠合板、木制品、玩具、衛浴制品、印刷材料、橡膠制品等。
從企業主要出口市場分布情況看,歐盟、美國是主要的出口市場。36家被調查企業中,16家企業的產品主要出口市場是歐盟,12家企業的產品主要出口美國,5家企業的產品主要出口東南亞,少數企業或少數產品的出口市場在東南亞、中東、非洲、拉丁美洲等。
多數企業可接受出口退稅率下調政策
對國家出臺出口退稅率下調政策,多數企業早有所聞。調查顯示,36家被調查企業中,有27家認為國家下調出口退稅率可以接受,并積極應對。他們認為國家出臺出口退稅率下調政策不是首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這次調整政策目的是減少貿易順差,減輕資源環境壓力,通過稅收杠桿進行調節的初衷可以理解。這一政策還可抑制出口騙稅。更有企業老總認為國家應該取消出口退稅,因為出口退稅最終得益的是國外客商,國外客商了解中國企業有出口退稅,所以在談判時往往將價格壓得很低,國內企業沒有真正享受到退稅的優惠。有9家企業對國家下調出口退稅率持反對態度,他們認為,目前國內原材料、能源價格居高不下,電力供應緊張,勞動力成本不斷提升,人民幣持續升值等對出口企業已構成一定的壓力,加之出口退稅率的下調,對中小型出口企業,特別是對出口檔次比較低的小型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在被問及“企業是否基于出口退稅率下調預期,在簽訂出口合同時提前做了準備”時,有21家企業表示沒有考慮出口退稅下調的因素,15家企業表示已在簽訂合同時考慮出口退稅率下調2-5個百分點的因素。
退稅率下調對出口企業造成壓力
此次出口退稅率下調政策涉及到商品范圍之廣、下降幅度之大前所未有。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部分中小企業出口的積極性。當問及出口退稅率下調后,企業是否會將銷售重點轉向國內市場時,在36家被調查企業中有5家回答“會”,19家企業出口信心堅定,持“不會”的態度,另有12家目前還不能確定。若真有一定份額的產品銷售市場轉到國內,則會導致部分國際訂單向周邊國家轉移,企業將面臨丟掉市場的風險,國際競爭力減弱,而國內市場的競爭將更趨激烈。
對于出口退稅率下調可能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各家企業反應不一。36家被調查企業中,有6家企業表示產品出口可能出現負增長,27家企業表示出口增速將放緩,僅有3家企業表示出口不會受到退稅率下調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