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為何也拿人民幣說事兒
10月9日,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7.5232,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低130個基點。單日百點以上的跌幅,多少有些讓正在盧森堡聚首的歐盟財長們感到尷尬。因為一天前,在自家門口討論金融改革的歐盟財長們剛剛管起“敦促人民幣升值”的閑事。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中國政府一貫立場鮮明。昨日下午召開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再次重申,匯改兩年來,人民幣升值幅度已經超過9%,這是中方努力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成果。他表示,中國將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也愿意在這個問題上同有關各方進行對話和溝通。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中國完全有權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匯率制度和合理的匯率水平。這本無可厚非,但不同尋常的是,近幾年來,無論是G7(七國集團)會議、G8(八國集團)會議,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等各色西方金融家們的聚會上,人民幣匯率問題就屢屢被拿來“說事兒”。就連從前在人民幣問題上態度溫和的歐洲人,這回也有點兒坐不住了。
歐盟財長矛頭直指人民幣
在上周市場如火如荼地討論歐洲國家將如何在本月的G7財長會議上聲討美元貶值后,當地時間10月8日開始召開的歐盟財長會議顯然給市場潑了一盆冷水。歐盟各國財長并未“如期”達成不滿美元疲軟的統一立場,倒是旗幟鮮明地要求人民幣加速升值。
在8日晚些時候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歐元集團主席容克宣讀一份會議聲明稱,“匯率應該反映經濟基本面,匯市的過度和無序波動將不利于經濟增長。”該聲明共分為三個部分,依次是人民幣、美元和日元。容克表示,這三個部分的順序反映了歐洲對歐元匯率升值的不同憂慮程度。
首當其沖的就是人民幣。歐元集團表示,在那些有大筆經常項目盈余而且盈余在持續增長的新興經濟體中,特別是中國,希望有效匯率在波動時能夠出現必要的調整。容克表示,他將與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歐盟經濟貨幣政策委員阿爾穆尼亞一道在年底前訪問中國,與中國政府討論經濟政策問題。
就備受關注的美元問題,容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注意到,美國政府已經確認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最后是日元,聲明強調說,日本經濟處于持續復蘇的軌道,這需要市場參與者的共同努力。分析人士認為,歐盟財長在匯率問題上的統一立場,也將為本月20日召開的G7會議作好鋪墊。
人民幣實際升幅全球靠前
一直以來,美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態度咄咄逼人,不斷施壓人民幣升值,歐盟的態度則稍顯溫和。但此次歐盟財長對人民幣匯率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強烈重視,其根本原因還是強勢歐元“惹的禍”。
自2005年以來,歐元兌人民幣持續震蕩上行,歐元區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加之近期歐元兌美元屢次創下記錄高點,令歐元區內關于歐元強勢問題的討論升溫,這些因素促使歐元區官員加強呼吁,要求人民幣兌歐元加快升值。
但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的一組數據,為人民幣長期充當“美元貶值”、“強勢歐元”這些貨幣“替罪羊”的身份正了一次身。BIS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再次創出匯改以來的新高。今年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6.19%,大大超過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值幅度3.96%。
數據顯示,9月份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00,8月份為98.69,已經連續兩個月創下匯改以來的新高。而今年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從94.17上升到100,升值幅度達6.19%。這一升值幅度在全球主要貨幣中排名也是比較靠前的。另外,9月份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為99,今年以來升值幅度為1.85%。
如中國政府一再重申,人民幣正遵循中國自身原則穩健靈活漸進式升值,而無論是美國人還是歐洲人,拋開所謂“人民幣更快升值有助于緩解全球貿易失衡”說,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