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5年,臺州市將形成五大再生金屬產業鏈
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拉動了金屬消費量的急劇增長,也為資源再生產業帶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記者昨日獲悉,我市日前制定了《臺州市固廢金屬拆解回收與再生利用產業發展規劃(2007-2012)》,計劃到2012年,力爭50家固廢拆解企業資源利用率達到98%以上,形成50家具有較高資源利用率、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潔生產企業;形成1至2個符合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固廢拆解生態基地。
“到2012年,固廢拆解業銷售收入達5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銷售收入占全市工業總產值10%以上。”《規劃》就產業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要求“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綜合評價考核指標在國內保持相對領先。”同時,到2012年,拆解回收的再生金屬產量為500萬噸以上,并形成汽摩配件、電線電纜、水道閥門、水泵電機、縫紉機及機械配件五大再生金屬產業鏈。
根據《規劃》,到2012年我市固廢拆解業將逐步擺脫粗放經營模式,向著規模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其中,椒江、黃巖主要以黑色金屬市場為主,為兩個區域的汽摩及配件、縫紉機、電機、家電、變壓器等生產企業提供資源配置。路橋以峰江為中心,提升產業層次,從簡單拆解業務發展到生產加工業務,向下游汽摩及配件、機電行業的深加工及新產品開發的方向延伸。溫嶺以澤國黑色金屬市場為主,為澤國、大溪一帶鑄造等企業提供廉價的廢鋼鐵材料,形成溫嶺市水泵、空壓機、電機較為緊密的產業鏈。玉環以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市場為主,為該縣水道配件、閥門和汽摩及配件等行業企業提供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