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裁縫30年不改行 靠手藝供女兒讀大學買兩套房
你見過持有縫紉證的裁縫嗎?在霍山路安農大附近,一間不足5平米的平房里,有一位持有頒發于1985年縫紉證的老裁縫。近30年來,這位老裁縫憑著手藝買了兩套住房,還供女兒讀完了大學。老人的技術有網友用“天衣無縫”來形容。
縫紉證頒發于1985年
說起裁縫,恐怕很多年輕人都已經很陌生了。在霍山路安農大北門附近,一間不足5平米的平房里,今年49歲的謝文權還在堅持這一行當。
謝文權老家在無為縣,在父親“一技成,天下行”的教導下,還不滿20歲的謝文權就開始在農村拜師學裁縫。“我學得快,不到一年就出師了。”謝文權回憶,隨后他又將其他3個兄弟領到了裁縫的道路上,“他們早就改行了,現在就我一人在堅持。”
為謀求更大的出路,謝文權從老家來到了合肥,開了一家裁縫店,“當時辦營業執照要考試,沒證書辦不了。”1985年夏天,謝文權用板車拉著一臺縫紉機奔赴考場,順利地通過了考試,并拿到了一張證書。
這張已有近30年歷史的證書陪伴了謝文權大半生,現在已經泛黃。證書上顯示,該證發證機關為當時的“西市區個體工商業協會”。
靠手藝在肥買了兩套房
當年的西市區已改名為蜀山區,而“西市區個體工商業協會”已不存在。近30年來,謝文權的裁縫店幾度易址,不過都緊靠在安農大校園。
憑借出色的手藝,謝文權在合肥扎根下來,并將妻子帶到合肥,不久之后他的兩個孩子相繼在合肥出生。“大約在90年代末,做衣服的人越來越少了。”謝文權回憶,市民開始買服裝廠生產的衣服,裁縫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導致他一度想轉行。
不過最終他還是堅持了下來。目前,他的縫紉店主要的業務是中高檔服裝修改,換拉鏈、褲邊、紐扣等。“一般女士的衣服大小經常不合適,所以生意還是不錯的。”謝文權說,按照工作量收費,一般改一件衣服從幾十元到100多元不等。
憑著出色的手藝,謝文權不但在合肥購買了兩套住房,還供女兒順利讀完了大學。
不少人特意開車來改衣服
謝文權的手藝得到了不少顧客稱贊,安農大一女生一件衣服大了,找謝文權修改。改好后,女生驚嘆:衣服和新買的一樣。
“衣服大了能改小,改完保證合適。”謝文權說,改衣服主要是裁剪大小,不需要額外再做衣領和口袋等,所以他做起來既省時又省力,收費也合適,所以不愁沒顧客。
在安農大附近做生意長達近30年時間,謝文權的好手藝已傳播在外,許多老顧客甚至開車前來改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