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產業調查:資金緊張是誘因 洗牌仍將繼續
福建泉州近期接連出現部分企業因資金鏈問題導致老板“失聯”事件。這些企業出現困難的原因何在?老板失聯是否會對行業造成連鎖反應?記者近日對這些鞋服企業進行了實地探訪。
資金緊張是誘因
因資金鏈問題導致老板失聯的福建諾奇股份有限公司和泉州紅瑞興紡織有限公司,同處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濛園區。
記者抵達諾奇股份總部的時候,正是下午上班時間,公司園區內卻顯得比較冷清。不過與清濛園區內的不少企業相比,諾奇的總部大樓外觀顯得時尚簡潔,頗具快時尚品牌服飾企業風格。
門口的保安在與記者的交流中表示,目前工資還是照常發放,員工也還在正常上班,不過對其他涉及企業經營以及老板跑路等的問題則是三緘其口。
資料顯示,諾奇最早由丁燦陽、丁輝兩兄弟于1997年在福建晉江創立。在兩次計劃登陸A股未果后,2014年1月公司轉而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個在港股主板上市的“快時尚”品牌。
誰料上市僅半年即風云突變:7月21日公司股價突然出現暴跌;7月25日,公司公告稱已有4天未能聯系到董事長兼執行董事丁輝;7月31日,諾奇再次公告稱董事會查實丁輝曾在2014年1月27日、3月11日及4月3日三天四次累計轉出香港子公司諾奇時尚賬戶資金2.28億元。此后坊間盛傳因巨額欠賬無法歸還,丁輝已經選擇“跑路”。
泉州服裝紡織商會副秘書長施正值向記者證實,確實是資金斷裂因素“逼走”了丁輝。在他看來,泉州商人非常注重面子,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一走了之。
施正值認為,從行業發展方向上看,諾奇的發展思路也沒有錯。“諾奇”是一個商業品牌,公司本身沒有工廠,屬于輕資產運作。從2010年開始,中國服裝協會一直在大力推廣這種運作模式——快速反應、零庫存,很多企業想要做到諾奇的地步還不是那么容易。
但是,諾奇的短板在于沒有原始資金的積累過程。“方法對了,市場也做起來了,就是資金成本給企業的包袱太大了。”施正值說,服裝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在微利時代賺不到大錢又要支付高額利息,最終形成惡性循環。諾奇正是屬于自有資金少、負債率高的典型代表。
記者來到距離諾奇總部大約2公里的一家諾奇服飾專賣店。從外觀看,這是一家裝修高檔的時尚服裝店。不過進入店內卻發現,陳列貨品多是庫存產品,秋冬外套的折后價低至70元-120元。
在同樣爆發老板跑路危機的男裝品牌霍普萊斯擁有者泉州紅瑞興紡織有限公司門口,值班人員十分肯定地告訴記者,工資都已按時發放,目前大家都在正常上班,對老板失聯的事并不了解。
在施正值看來,諾奇雖然在境外上市,但在泉州也只算一家小企業。“企業經營不善誰也救不了,倒閉破產也是很正常的。”不過他也承認,跑路事件對行業還是有一定負面影響。
民間借貸溫度驟降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雖然幾起老板失聯事件對整體鞋服產業的沖擊沒有那么明顯,但對泉州當地數額龐大的民間借貸影響不小。
泉州地區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記者,諾奇老板跑路事件曝光后,泉州地區民間借貸變得異常謹慎。“以前類似諾奇這樣的大公司,如果愿意向你借個幾百萬,然后承諾一個固定的回報,大家都會覺得非常靠譜。如果現在連這種公司都不能相信的話,那以后民間借貸就更難了。”該高管表示,“泉州地區有很多中小企業靠民間借貸資金維持經營運轉,現在出了這樣的事,大家今后再借錢就會更加謹慎。”
同屬泉州地區的上市企業貴人鳥董秘周世勇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他說:“由于銀行一般不發放長期貸款,因此企業短貸長用的現象非常普遍。即便現金流不是很好的企業,在短貸到期的時候臨時找一筆民間過橋資金周轉一下,照樣可以正常經營。如果諾奇老板跑路這個事件被放大,民間就不會再有人放過橋資金了。”
不過,對于跑路事件是否會引發民間借貸連鎖崩盤的擔憂,上述不愿具名的高管答案是否定的。他介紹,泉州地區民間融資的特點是籌融資多發生在規模相近的企業或者資產量級差不多的個人之間,一般不存在很小的百姓跟大企業發生借貸關系。因為通過小資金籌措牽涉面很廣,一般借錢方不會希望市場上知道自己的企業資金短缺。
“因此,一般來說像諾奇這樣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民間融資借貸都是體量差不多的企業。此類企業虧個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還是虧得起的。”該高管表示。
據了解,日前開發區管委會通過行業商會針對失聯事件專門召開相關協調會,安撫園區內企業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一位泉州地區上市公司高管向記者透露,本次會議傳達的關鍵信息就是希望存在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老板,不要私自做出像諾奇這樣的舉動,有困難可以向相關商會提出來,由商會出面幫忙協調解決。而商會的背后實際上就是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據悉,本次會議提出具體協調解決方案的核心內容分為兩部分。其中,資金困難企業的高利息的民間借貸部分,協調解決的前提是借出資金的企業或個人只能保證回收借款本金,借款企業在還款時支付本金扣除累計已支付利息部分,也就是說由困難企業無償使用借貸資金。對于經營往來拖欠的貨款,原則上采取欠款金額打折支付的方式。折扣幅度參考被欠款企業的利潤率。比如一筆百萬的貨款的利潤如果在10%-20%,企業支付的金額大約是貨款總額打八折。
泉州地區多是家族式企業,一旦跑路意味著管理者一生的商業信譽崩塌,從此在當地再無立身之處。協調會進一步向企業管理者傳遞了企業遇到困難應該積極應對的思路。
寄望銀行支持
泉州地區的鞋服企業最初就是從“三來一補”起步,再在市場經濟中逐步摸爬滾打發展起來的,因此資金問題始終是關系企業發展的頭等大事。
2010年,記者在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采訪時,出口萎縮、內需下滑、庫存高企、成本上升已經是困擾泉州民營經濟發展的四大難題,而資金緊張更是中小企業面臨的生死存亡難題。在產業結構較為相似的東莞和溫州,“倒閉潮”和“跑路潮”已經出現。
為了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的問題,2012年12月國務院批準了《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泉州成為繼溫州、珠三角之后的第三個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今年初,泉州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拓展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見》; 4月份,國家發改委又批復同意將福建泉州和莆田兩市列為國家發改委民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地區,并原則同意《福建省泉州莆田民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
不過,雖然政府支持政策層出不窮,但目前來看泉州金改效果尚未顯現,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依舊突出。
據福建省拉鏈同業商會周儀楊副秘書長介紹,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政府和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也一直在想辦法解決。例如民生銀行泉州晉南支行就與其所在商會聯合發起組建了“小微合作社——福建省拉鏈同業商會分社”。但實際操作中,對于商會內眾多小規模的企業來說,想要獲得銀行貸款依舊存在眾多難點。
施正值也認為銀行機構在發揮扶持與中小民營企業的對接上還需進一步改進。他甚至認為導致紅瑞興老板跑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銀行的“不理性做法”。
由于諾奇事件發生后,相關銀行為防范風險,凍結了紅瑞興的200多萬元銀行存款,直接導致了員工工資無法正常發放,企業被迫停止生產。“紅瑞興的外單目前還有50多萬美金,如果不采取這種極端的方法,企業還可以繼續運轉下去。”
采訪過程中,也有一些企業家對記者表示,部分銀行例如興業銀行已經明確下文,紡織服裝行業的貸款額度要收緊。“如果資金跟不上的話,還有一些企業要倒。”這些企業家抱怨,“2008年4萬億政策出臺,銀行系統大量資金請求企業幫忙貸款?,F在雖然國家出臺各種政策要求扶持實體經濟,結果不僅沒有扶持,還要把原來投入的貸款收回,企業不倒才怪。”
對于企業方面的指責,銀行系統給出的說法卻大相徑庭。興業銀行泉州分行對記者表示,恰恰相反,針對紡織鞋服這一泉州地區傳統優勢產業,2014年興業銀行泉州分行向總行申請了區域差異化授信政策,并獲得特別授權,在政策上進一步加大了對泉州區域紡織服裝行業的支持力度。目前興業銀行對泉州地區紡織鞋服行業的貸款總量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
針對近期出現的一些老板跑路現象,興業銀行表示:“對于一時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我行主動上門與企業共商應對方案,繼續給予信貸支持,共渡難關。”
雖然實體經濟與金融系統說辭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日益嚴重的產能過剩已經使不少企業面臨生死關頭。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某上市鞋服企業近期專門租賃了一整座大倉庫,目的只是存放其近三年來滯銷的庫存。整個行業預計至少得到明年下半年才會出現回暖跡象,因此這個過程中來自政府和銀行的支持就顯得尤為關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