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輝:美機特種機的保衛者
得知本刊在尋找企業把關質量的一線員工時,浙江美機縫紉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雪平自然而然地提到了周安輝的名字。目前擔任美機特種機生產車間主任的周安輝,被林雪平評價為最認真、負責的好員工。
2000年6月,周安輝畢業,誤打誤撞地進入縫紉機行業。他說:“我當初的想法非常簡單,尤其在剛剛接觸到縫紉機的頭一兩年,覺得這是一門實用、簡單的技術,但現在已經改觀了,因為接觸到的機種越來越復雜,甚至有時候超出想象。”
于是,從平縫機裝配工的崗位開始,此前從未接觸過縫紉機的周安輝在工作中不斷學習與積累,他從基層崗位做起,一步步發展為產線小組組長、成品檢驗員,后來負責起美機特種機的生產。特別是在平縫機裝配崗位上鍛煉的兩三年間,周安輝逐漸了解了縫紉機每道工序的裝配情況。在后來的其它崗位上,他同樣認真、好學,常常買一些相關書籍和雜志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公司有了新產品的時候,還會用心去研究。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他最終肩負起美機特種機生產車間主任的重擔。
抓生產、抓現場、抓質量……作為車間主任,周安輝每天的工作內容多而雜。他認為,首要的關鍵是做好生產管理,并且要保質保量。
“每個月制定的生產計劃,我們要將它分到每周,再落實到每天。”周安輝如是說。除了制定生產計劃之外,對現場工藝的把握、質量的管控和問題的尋找也至關重要。
在保證產品品質方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培訓每一道工序的裝配人員,要員工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裝配工序的工藝和操作方法;其次,裝配完成后,當道工序的員工進行自檢,自檢按照工藝要求考量,會涉及到定位、量規等,自檢完成確認無誤后,將產品流入下一道;接著,下一道工序的裝配人員拿到半成品之后先進行復檢,如果發現問題,可拒絕接收并退回上一道工藝,如果沒有問題則完成自己所在工序的裝配流程。按照這樣的步驟,每名員工都要經過“復檢上一道工序”、“裝配”、“自檢本道工序”三個環節,使得產品質量得到堅實保障。
周安輝認為,保障產品品質要靠工人把本職工作做好才行,如果每個工人都是敷衍了事,等機器裝配出來再去檢驗問題,會花費很大的精力,不僅浪費時間也使得問題的處理變得麻煩。他說:“平時工作中,大家按照自己所在工序的工藝流程做,能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并且之后出問題的幾率能控制在百分之零點幾,非常少。”
在工藝流程標準的制定方面,除了參考平時機器正常運行中得到的數據外,公司還會以一、兩個季度為單位,進行調整、補充、優化。周安輝向記者舉例:一臺縫紉機有七八百個零件,一個裝配工約裝配三十個零件左右,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熟能生巧下,這一部分的裝配工藝就有進一步的提升和改善,錯誤也會越來越少,品質也會越來越穩定。同時,公司還積極聽取員工的意見,尤其是需要工人們提出改善意見,周安輝會主動聽取他們的想法。如果改進意見經過證實能取得作用則采用,如果與現有工藝相差不多則會對此進行否認。
目前,美機特種機車間有幾十名裝配工,其中不少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有個性,不容易“服管”。為了讓年輕裝配工樹立起品質意識,周安輝“以理服人”。他說:“發現年輕員工在裝配細節上存有問題時,不能采取強硬的語氣和手段更正,必須要向他指出問題在哪里,并告知下一步要如何做。切忌不能簡單否認他的做法,只有以理帶動員工,才能使大家齊心協力,進而才能穩固產品品質,畢竟品質保障不能僅僅靠我一個人做。”
現在,周安輝還負責成品檢驗的工作。他每周都要抽取一兩臺流水線下來經過全檢后的產品,將其放入整機綜合性能檢測室進行檢查,對機器運行過程中的零配件、裝配精度、配合間隙等做進一步的檢驗。作為一個與美機同步成長的“元老級”人物,多年來,周安輝在產品質量方面的責任心一直很強。如今肩負美機特種機車間主任一職的重擔,他還將更加地完善自己,“護衛”好美機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