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縫紉機 多少舊情懷
關于國產老品牌你有哪些深刻的記憶呢?永久牌自行車,老式縫紉機,還是上面印著絢麗花朵的臉盆。今天,就讓我們將回憶拉至那一臺臺老式縫紉機。
當我們打開微博,輸入老式縫紉機的時候,會發現一片懷舊的聲音。網友們說起老式縫紉機的印象,往往都是和母親有關,小時候無論是做衣服還是補衣服,都和這么一臺縫紉機密切相連。而當我們在淘寶網上輸入老式縫紉機的時候,發現了三千多個寶貝,價位大概在三四百元左右,銷量還挺不錯。這么一臺看上去有些不入時的老式縫紉機,在網絡上卻刮起了一股懷舊之風。
其實,對于80后以及更小的人來說,可能對網絡上引起熱議的老式縫紉機沒有太多印象。但是,對于家住新塘路口的彭阿姨來說,老式縫紉機是她再熟悉不過的物件。至今,她的家里還有兩臺這樣的老式縫紉機。
“這個縫紉機有四十多年了,是我的嫁妝,當年結婚,縫紉機可是最重要的嫁妝。”彭阿姨告訴我們,她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和縫紉機打交道了,那時候人們一般都是自己做衣服穿,縫紉機簡直就是居家必備之良品。“我結婚的時候,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在彭阿姨的指導下,我們還現場學習了如何使用這臺縫紉機。“向前推一下,把腳放到下面踩,踩一下就行了。”看彭阿姨踩得有模有樣,結果輪到我們的時候,那叫一個手忙腳亂,忙活了半天是一點收獲都沒有,后來還把線給夾住了。
因為彭阿姨縫紉活做得好,所以鄰里街坊常常會找她幫忙剪個褲腳,補個衣服,雖然大部分人都喜歡買衣服而不是做衣服了,但是彭阿姨的老式縫紉機非但沒有休息,反而運轉得更加靈活了,如果你問她為什么不換臺新的,她會告訴你,這是她的寶貝。“這個縫紉機跟我們生活已經四十多年了,買新的也不習慣,這個我用習慣了,比較好。”
除了像彭阿姨那樣一直在用著老式縫紉機縫補衣服的市民,也有很多人選擇到外面讓別人幫忙縫補衣服,因為縫補衣服可是個技術活。在長興有不少巷子,里面縫補衣服的攤位生意還挺紅火。價位便宜又方便,成為了很多市民選擇他們的原因。
也許現在技術發展了,人們可以選擇更加先進的電動縫紉機,效率也更高。但是經過了歲月變遷,老式縫紉機不僅沒有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反而因為它們所承載的那段雖然艱苦但很溫馨的歲月,而被人們所記住所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