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派服裝的希望——紅人服飾
憶往昔崢嶸歲月
上世紀90年代崛起并稱霸中國女裝市場的漢派服飾,曾經是多么輝煌的名詞,曾經是多么令業內瞻仰的“未來之星”,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客商來武漢打貨、學習漢派經驗,漢派一度與海派、廣派、杭派平起平坐!曾經有人說,穿上一件漢派服裝是特別有面子的事情。
據相關文獻獲悉,以“派”命名的女裝集群,就是從“漢派”開始的。由此可見,在中國女裝發展史上,漢派女裝是功不可沒的一筆,或者說是女裝領域的前輩和探路者。
說不盡的豐功偉績,道不完的群英史冊。漢派女裝已經在中國女裝史的刻板上烙下一段永恒的輝煌印跡,在中國女裝發展的華章上奏響一曲鏗鏘有力的凱歌。以“羊絨大衣”出名的漢派服裝代表“紅人”服飾,也是同時期在業內名聲大噪,享譽全國。
曲折沉浮,風華不復
歷史的車輪碾過一段漢派女裝的輝煌之路,時光荏苒,日月如梭,數十載春秋已逝,彈指一揮間,曾經的霸主地位已被撼動。本世紀初些年,漢派服裝似是集體遭遇滑鐵盧,產業集群不復存在,因為業績不佳,在自己家門口的商場里被“清理門戶”;漢派服裝品牌在武漢各商場消失了50%以上,漢派在自己的地盤已經地位不保;缺席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的武漢服裝品牌越來越多。昔日的楚風漢韻消失殆盡,往昔的追捧戛然而止。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曾經的漢派名品“紅人”被迫“隱姓埋名”。但是“紅人”不甘落后,重新審時度勢,認清當前形勢,決定先在本地站穩腳跟,再拓展全國市場。與其成為激戰中的炮灰,不如先退避三舍、臥薪嘗膽。堅持自主品牌,自力更生,加厚原始積累,暗中培養人才,將來必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新主張,新契機
近年,為重塑漢派品牌,武漢市政府提出“振興漢派服裝”,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再堅持正確企業發展方針路線下,紅人受“漢派服飾沒落之路”影響較小,此時危機已消除,積極響應市政府新政策。
紅人此時著力整合企業轉型發展所需的創新要素,突出創意設計提升和高端人才匯聚。紅人“內外兼修”,大做設計研發文章,在上海、深圳、武漢等地設研發中心,高薪聘請了意大利、韓國的設計外援,與國際時尚接軌,打造高端品牌。在人才建設方面,高薪引進國際國內高端女裝精英人才,對品牌發展進行全方位的布局、調整。紅人整合一切資源,蓄勢待發。
紅人服飾董事長唐冠頤女士說“漢派女裝要想真正復蘇,最關鍵的始終是轉變經營思路問題,傳統企業轉型、求發展,勢在必行。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要真正把服裝把企業發展當成事業去做。在產品方面,我們紅人要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把吸收國際大牌的時尚元素與中國女性的典雅端莊傳統風格相結合。同時,我們要始終堅持以品質求生存,用品質引爆市場,助品牌騰飛。在渠道方面,面對電商的強烈沖擊,我們要堅持‘O2O一體化’發展戰略,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雙效拓展,合力經營。”
看今朝旖旎風光秀
在多方協作的共同努力下,紅人服飾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2014年榮膺“中國服裝行業前50強”,相比之前的前60強,紅人又前進了一大步。紅人的二次騰飛為漢派服飾復興點燃了新的希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人二次創業之路依然嚴峻,但在中國女裝市場上多年屹立不倒,相信未來成為服裝行業的領軍企業,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