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引領紡織服裝業變革,消費者體驗將顯著提升
華紡股份打造“智能工廠”,魯泰A建設基于虛擬試衣及大數據技術的網絡化定制生產體系,以及紅豆集團推出集視頻督導、RFID、智能穿戴于一體的“智慧服裝”理念……以上均可謂工業4.0典型模式。有分析人士指出,工業4.0相關理念和技術將會加快運用于中國紡織服裝業中,以更好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大幅提升消費者體驗。
上周報道華紡股份正著力打造“智能工廠”,契合工業4.0發展方向。華紡日前公告稱,新任大股東濱州市國資經營公司將持續推進數字華紡、智慧華紡建設,將在已實現的“數字華紡”基礎上,基于透明工廠、大數據分析、智能決策的智能制造模式,以“自我進化的紡織制造產業鏈”為最終目標,通過物聯網與服務網將智能機器、存儲系統和生產設施融入到虛擬網絡-實體物理系統(CPS)中大大提高全產業鏈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打造“智能工廠”、“智慧紡織”。
另一紡織制造龍頭魯泰A為工信部2014年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試點項目為基于虛擬試衣及大數據技術的網絡化定制生產體系。同時公司力圖依托領先世界的襯衣制造優勢,配合3D建模、大數據分析以及互聯網等新興技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個性化設計、量體剪裁的襯衣產品和優質服務。
智能系統將采購、生產、物流、消費者緊密聯系,助力優勢紡織制造企業向品牌商轉型。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撰文表示,工業4.0時代,消費者可以直接參與到產品設計、原料配制、訂貨計劃、生產制造、物流配送甚至回收利用各個階段,通過物聯網、互聯網和制造業的融合使生產個性化、小批量產品具有盈利可行性。
值得一提的是,服裝品牌商也可借力工業4.0理念、技術按需生產、完善供應鏈,提升消費者體驗。記者此前獲悉,職業裝龍頭喬治白業內首推微信UPC襯衫個性定制系統。紅豆集團新近獲得第四批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批文,加入了虛擬運營商的行列。公司總裁周海江向媒體表示,紅豆將借此契機,加速在移動端的互聯化、智能化。做兩化融合的推動者、智慧企業的示范者。
目前紅豆集團在門店視頻督導、射頻電子標簽技術、企業手機一卡通、GPS出差等進行了很好的應用。紅豆股份88家門店啟用視屏督導系統,實現了一個人可以管理16家門店,降低巡店成本,收銀飛單一個人可以管理100家門店,其在在線管理、人流量統計、提高入店轉化率、放盜等方面均發揮重要作用,二期300家門店在推廣中。
工業4.0概念首先由德國提出,即將物聯網和服務互聯網應用到制造業為主要特征的工業升級。李克強總理今年10月訪問德國時簽訂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希望在工業4.0方面和德國加強合作。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將不斷提高智能化制造水平。有專家指出,據估算美日德等發達國家紡織業勞動生產率約為我國3倍以上,我國紡織工業需通過生產過程的自動化、連續化和智能化,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節能降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