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柳服裝城打造東北服裝集散中心
遼寧西柳服裝市場是目前國內起步最早、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專業批發市場之一,長期以來,西柳市場為振興海城西柳紡織服裝產業,提升海城對外知名度做出了歷史性的巨大貢獻。特別是近年來,海城市委、市政府按照遼寧省和鞍山市提出的海城3年爭占全國縣域10強的目標要求,全力實施商貿興市和經濟區劃戰略,科學整合市場資源,提升優化市場軟環境,不斷做強市場項目承載條件,有效促進了海城專業市場和服裝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西柳鎮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先后授予“中國褲業名鎮”和“中國棉服名鎮”稱號,截至2014年末,西柳市場交易額突破550億元。
海城市西柳鎮位于遼寧省南部,地處遼南沿海連接內陸的戰略節點,交通區位優勢非常明顯。改革開放以來,西柳鎮培育發展了聞名全國的服裝大市場,帶動本地及其周邊形成了規模龐大、鏈條完整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近幾年,受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的影響,西柳服裝市場在國家內生經濟的驅動下得到進一步壯大發展。西柳的地產企業在勞動力成本、技術設備、產品性價比、市場營銷渠道等方面優勢突顯,產能和銷量不斷擴張,逐漸形成以褲業和棉服兩大主打產品為龍頭的特色服裝產業集群。西柳北派服裝區域品牌在全國迅速叫響推廣,促進了西柳服裝企業品牌意識顯著增強,帶動了一大批企業走上自主研發、自創品牌、訂單生產、展貿銷售的現代化企業發展道路。西柳北派服飾的品牌附加值和市場輻射面不斷提升擴大,有力地助推了行業整合發展、創新發展。
就目前西柳以褲裝和棉服為主的服裝產業發展情況來看,具備以下三大優勢:第一,突出的市場優勢。依靠西柳服裝大市場得天獨厚的銷售平臺,服裝生產企業可以直接通過西柳市場獲得銷售渠道。反過來,西柳地區產品的大量銷售又為西柳市場擴大輻射面創造了條件。兩者良性互動為西柳服裝產業提升知名度,增加外貿訂單和擴展內銷網絡奠定了堅實基礎。第二,明顯的成本優勢。相對南方發達地區而言,西柳地區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用工穩定。在面料、輔料供應方面,西柳服裝企業可以再西柳市場直接采購。節省了長途托運的時間和物流成本。另外,在西柳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中為服裝企業做配套的企業齊備,產業鏈完整,利用效率高,也相對降低了生產成本。第三,豐富的產能優勢。由于具備市場銷售和成本降低的兩大優勢,再加上人力資源豐富和制造工藝簡單,西柳的服裝產能得到極大釋放,年生產能力大5億件以上,產值突破420億元。
八大板塊集聚現代服務業
遼寧西柳服裝城是省重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已列入遼寧省十二五規劃綱要。項目建設發展的總體規劃是:依托西柳獨特的區位交通、商貿物流和配套產業優勢,以沈大高速公路為軸,主要分為西區市場集群和東區市場集群兩大板塊。西區市場集群已建成區占地規模4.5平方公里,建筑面積116萬平方米。擁有經營攤床1.8萬間,日客流量10萬人,其產品以紡織服裝類為主。西柳服裝城集群內包括:
西柳服裝城。于1994年易地擴建并運營至今,由十二個經營區,誠信、榮寬、巨倫、春雷等商場組成。市場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擁有攤位1.5萬個。主要經營服裝、布匹、輔料、鞋帽、小百、針織、家紡、玩具、配飾等24大類2萬多種商品。市場業態以現金、現場、現貨和批發走量為主,其產品以物美價廉、款式新穎、經營靈活而暢銷全國,并通過邊貿銷韓國、俄羅斯、朝鮮、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西柳中國商貿城。項目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總投資16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工程A、B座占地面積5.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2萬平方米。商城于2010年3月建成并成功旺市運營,內設商鋪5000個,主要經營中高檔品牌男裝、褲裝、時尚女裝、精品女裝、童裝等品種。二期工程占地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其中,高層寫字樓于2012年3月投入使用。C座針織內衣童裝城開盤火爆,目前已銷售商鋪80%以上。西柳中國商貿城做為國內單體規模最大、設施環境一流的第六代高端市場,引領西柳市場走向市場商城化、商城集群化、產品品牌化、營銷展貿化的發展道路,全面提升了西柳市場核心競爭力。
西柳物流園區。由物流中心和東西2個客運站及倉儲區組成。物流中心由西柳鎮政府于2009年3月興建,7月20日投入運營,總投資1.2億元人民幣。園區內設理貨、卸貨、停車、計重、監控及微機自動化系統,是目前國內專業市場中規模最大、標準最高、配套功能最完善、管理機制最科學的現代化物流園區。園區在全國首創了“統一限價、統一計量、統一票據、統一交費、統一理貨”的五統一管理模式,徹底打破過去一點一線一戶的壟斷運輸經營格局,實現了貨運入園,客運進站、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全新發展。園區內貨運線路達400余條,客運線路235條,運輸企業61家,營運車輛1000余臺。園區內所有進出線路的貨物運價合理下降40%~60%,貨物吞吐量以年均30%的速度遞增,現已成為遼南地區現代物流的集散中心。市場配套加工產業園區。園區規劃占地6.51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西柳服裝加工產業園、感王紡織印染加工產業園、中小小商品輔料加工產業園。目前西柳工(000528,股吧)業園入駐規模以上企業63家。2012年招商引進海城宏基工業城項目,總投資3億美元,占地4500畝。按照“產城一體化、工商同步化、配套社會化、生活家庭化”的第四代產業園模式。以三產興二產、二產三產化的發展路徑,規劃建設生產加工、研發培訓、現代物流、商貿娛樂、家居生活于一體的現代化工業園區,打造海城樓宇經濟示范區。
東區市場集群。規劃用地4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18萬平方米,建設24個專業市場,概算投資330億元人民幣。其產品品種以日用消費品為主。集群內包括:
西柳國貿市場集群。由遼寧遠中商業投資有限公司開發建設。項目規劃用地8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投資額80億元人民幣。主要建設皮革皮草、羊毛衫、等專業市場商城。同時建設商業廣場、商住公寓、品牌酒店、美食街、休閑文化等商業配套設施。
西柳義烏小商品城。是遼寧省政府、鞍山市政府和海城市委、市政府為做大做強遼寧西柳服裝城而招商引進的重點項目。項目位于沈大高速公路西柳段東側市場集中區范圍之內。規劃用地面積28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91萬平方米,預計投資150億元。其中:市場部分建筑面積180萬平方米,物流倉儲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其它商業設施建筑面積68.6萬平方米,房地產建筑面積121.8萬平方米,學校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項目全部建成運營后,將成為海城市海西新城城市發展標志性建筑,在海西新城內將形成集商貿物流、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預計可新增商戶5萬戶,銷售收入達3000億元人民幣,帶動安置就業50萬人。
浙江樂城市場集群。項目由浙江樂城實業有限公司分期開發建設,規劃占地7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8萬平方米,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主要包括五金工具、化妝用品、時尚飾品、電子數碼、燈具燈飾、家用電器、禮品玩具、辦公文具、電工原料、包裝裝潢、印刷影印等專業市場。同時建設會展中心、品牌中心、物流中心、商住新區等配套設施。
西柳鎮五大方式支持西柳服裝產業
一是改革創新,對西柳大市場實行統一運營管理。在當前市場集群化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發展過程中,各地很多專業市場都會遇到一個共性問題,那就是如果市場分行劃市不規范、經營品種不清晰,就很容易造成各單體市場之間爭品種、爭業戶、爭客流的局面,著不利于業戶穩定經營和市場長遠發展。2012年,市場堅持統籌兼顧、錯位經營、共同發展的原則,對西柳市場老經營區實行配套設施和周邊環境綜合改造,為業戶創作安全、舒適、便捷的經營環境。全面接收由私企投資的西柳中國商貿委托經營管理權、由政府對西柳市場集群實行統一分行劃市、統一宣傳推介、統一招商組市、統一運營管理。這體現出政府在做大做強市場中的調控保障作用和責任擔當意識,有效破解了新老市場無序競爭的矛盾和弊端、從而實現各單體市場品種定位科學、專業優勢互補、共同旺市發展。
二是做強企業,著力打造市場配套加工產業基地。實踐證明,沒有產業支撐的市場,衰敗只是時間問題。海城實際上依托西柳大市場早已形成了較大規模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盡管產業集群的規模較大,但總體看,企業散、小、弱,產業“集而不群”,產品附加值偏低,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為破解上述難題,海城制定出臺了一整套扶持企業和行業發展的特殊政策,同時招商引進遼寧海城宏基工業項目。項目規劃占地2.67平方公里,總投資10億美元。目標是整合利用現有產業資源,承接南方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打造海城集生產加工、研發培訓、中試檢測、生產物流、商貿娛樂、家居生活于一體的現代化市場配套加工產業基地。
三是品牌立市,努力推塑中國北派服飾區域品牌、市場品牌和單品品牌。為順應當前服裝品牌化、個性化消費潮流,改變中國服裝南貨北銷的傳統格局,西柳早在2010年就提出“中國北派服飾”區域品牌概念,先后組織開展北派服飾萬里行,參加北京服博會和北派服飾采購節以及各類貿易對接會。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北派服飾品牌已經在全國叫響推廣,一大批西柳企業在北派服飾的大旗下迅猛成長,走上自主研發、自創品牌、訂單生產、展貿銷售的發展道路。
四是引導扶持,為企業和商戶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隨著現代新興商業元素的不斷嵌入,專業市場正在由單一的交易平臺向品牌塑造、信息公布、創意研發、會展博覽、電子商務等多功能綜合交易平臺轉變。為適應新變化,西柳服裝城組建了品牌宣傳推廣中心、業戶營銷培訓中心,與省內大專院校聯合組建服裝專業人才團隊,幫助企業自主研發創新,對企業技改礦建和申報名牌產品、著名商標給予融資擔保和配套資金補助,建立網上西柳服裝城、中國搜褲網、中國棉服網,全面解決市場拓展和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實現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無縫對接、互動發展。
五是強強聯盟,促進南北市場貿易對接、項目合作、互利共贏。海城地處遼南沿海連接內陸的戰略節點,面向大海、背靠東北亞廣闊無邊的內需市場,同時享受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雙重產業政策支持。近幾年,西柳多次赴長三角、珠三角和港澳臺地區招商,積極推進與浙江義烏、桐鄉,江蘇南通、常熟和廣州白馬等地市場強強聯合、協調發展。成功引進與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義烏西柳中國小商品城項目。屆時,西柳專業市場集中區將成為東北亞地區日用消費品批發采購中心,中國北方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和中國北派服飾的生產營銷中心。
西柳服裝市場發展目標
西柳服裝市場依托西柳市場商貿物流和周邊地區配套產業優勢,按照市場與產業互動模式,規劃建設專業市場集中區和市場配套加工產業園區,推進市場集群與產業集群良性互動,實現市場商城化、商城集群化、工業園區化、城鎮城市化發展目標,最終將遼寧西柳服裝城打造成東北日用消費品一站式采購中心,中國北方現代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和北派服飾生產營銷基地。
到2017年,西柳服裝市場將建成紡織服裝、皮革皮草、小商品等24大類別市場商城,市場新增各類商戶15萬戶,吸納城市人口50萬人,市場交易額突破30000億元人民幣。市場配套產業園區積聚規模以上企業300家,小微企業200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400億元,稅收25億元,安置就業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