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龍鞋業:“個轉企”讓企業逆勢飛揚
制鞋業是臺州溫嶺市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2004年3月15日,元決華懷揣著3萬元資金創辦了溫嶺市喜得龍鞋廠。依靠自己的勤勞努力和經濟大環境的發展,元決華的鞋廠生意越做越大,到2012年,已經是一家面積三百多平方米,擁有員工30多人的大鞋廠。
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元決華在日常經營中發現,原來帶給他各種便利的個體工商戶身份,日益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參加招投標資質不足、企業融資困難、外貿訂單無法承接、內部管理混亂等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回憶當時的情況,元決華說“因為個體工商戶的身份,我以前只能接二手外貿訂單,被中介抽取一部分利潤后基本上賺不到什么錢,到后來,我甚至不再接外貿訂單。”由于最早是家庭作坊起家,鞋廠員工管理混亂,開發、銷售、生產界限模糊,作為老總的元決華整天從早忙到晚,事事親力親為,不僅忙不過來還經常誤事。為了企業發展,想向銀行融資,也因為個體戶的身份,受到質疑。種種問題導致企業發展陷入困境。
面對問題,元決華積極尋找出路,主動到當地工商部門詢問辦理公司登記的相關政策。“兩三年前我就曾跑到工商部門詢問"個轉企"的事,但是當時的政策并不允許我們保留"喜得龍"字號,要重新申請。”聽到這個消息,元決華又產生了遲疑。企業是元決華勤勤懇懇、嘔心瀝血發展起來的,寄托了非常深厚的情感。經過多年努力,“喜得龍”已經在行業內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三字凝聚了元決華多年的心血和努力。變公司就要放棄字號,在“保品牌”還是“變公司”之間,元決華選擇了“保品牌”。“創一個品牌不容易,如果輕易換掉,肯定會流失不少客戶。而且,以往"個轉企"門檻較高,需要辦理很多手續,時間上也耗不起。”
2012年“個轉企”工作正式開始實施。溫嶺市工商、國稅、地稅、統計等多部門聯合開啟了“兩免一保”綠色通道,并采取了“一注一開”合并登記程序,由窗口一并受理個體工商戶注銷登記及企業設立登記申請,全部手續只需一個工作日即可辦理完成。同時,相關部門還聯合推出了多項包括財政、準入、稅(費)、融資信貸、社保費和權屬變更等在內的優惠扶持政策,如企業可以繼續使用轉型前個體工商戶的字號,轉型后的小微企業將依法免征企業注冊(變更)登記費、年檢費、補(換)營業執照工本費等。
看到相關政策,大溪工商分局工作人員馬上想起了曾經來咨詢的元決華,主動跟他取得聯系,并介紹了相關政策。聽說可以保留企業原名號,元決華馬上下了決心要辦理“個轉企”。在大溪工商分局工作人員的全程幫助下,從準備材料到辦理登記手續,兩個工作日內全部完成。2012年10月26日,臺州市喜得龍鞋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且成為了臺州第一家“個轉企”企業。早已迫不及待的元決華當天就把自己的名片和公司招牌全部換掉。“10月26日拿到 "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后,我立馬就將招牌掛了上去。”對個轉企回訪時,元決華還高興地跟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說:“現在憑著有限公司負責人這個身份出去,客戶對我的信任度大大提高了,接了不少一手訂單,不用再通過中介。這些外貿訂單利潤的提高讓我們公司今年產值增長30%。不能招投標及融資難等問題也得到了緩解。”成立公司以后,企業內部治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元決華陸續成立了開發部門、銷售部門、生產部門,管理經營日益規范、科學。
2013年是制鞋業的淡季,自身實力的提升卻讓臺州市喜得龍鞋業有限公司的業績實現了逆勢飛揚,公司產值增長30%,銷售收入達到了3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