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工價制定參考
服裝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也是一個高度依賴熟練車工的行業, 近幾年一路走高的人工工資,也拉動了服裝加工單價。出現了一邊是服裝廠哭喊工價太高,無法接單和生存。一邊是服裝工人高喊收入太低,無奈養家難。
面對利益雙方的生存和養家,如何破局?
往上與服裝品牌商談加工價,現實是市場不接受,加工單價過高后,造成銷售單價過高,市場銷售消費者不買賬。!
往下投資新設備或自動化機器,小工廠投資性價比不現實,熟練工人也無法展現技術特長,造成熟練工人流失,而且整個流程控制不平衡,很容易產生機器呆滯和停工,無法達到效益和產出最大化。這些現實問題都一一呈現!
工價如何合理調整制定擺在服裝從業者的面前?
下面小編簡單介紹幾種:
方法一、制定本廠工價標準,測量工序工時,合理調整!根據工廠款式和訂單數量,設定工序難易度和等級,結合市場行情和本廠歷史工價,測定每道工序的基本操作時間,公布工價標準,當出現員工產能和工資收入不達標時,測量此工序員工操作時間,研究操作工作和分析操作方法、手勢、裁片是否正確合理,及時調整和改善員工作業方法,以此提高員工產能,對于新款和小批量款式,建議基本的浮余上調,可以上調20%-200%范圍!
方法二、提升生產效率,挖掘工作潛能,提高工資收入,優化調整。在不減少員工收入和保障熟練工人的穩定性,同時保障工廠新設備的效益最大化,企業可以通過單件流方式和流水線平衡,達到整體生產效率和收入的提升,不失為一種員工、企業共贏的利器。
生產效率的提升對工廠單價的調整是積極推動作用,而單件流的方式能夠有效挖掘員工潛能,及時控制質量,降低大批量返工的浪費,通過流水線的平衡可以及時調整員工工作量,減少停工和呆料的等待浪費時間,提升員工有效工作時間,最終形成員工同工作時間內,生產效率提升,工資收入的提升,最終達到企業效益提升。避免一味提高工價惡性循環競爭,真正讓企業和員工,乃至行業走上健康良性循環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