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將添江干、臨安產業園區
8月6日,一份來自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關于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產業園區認定公示》顯示,江干園區、臨安園區兩個產業園區將被列入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范疇。
如果不出意外,江干園區和臨安園區將成為繼下城、下沙、空港三大園區之后的首批園區。這對跨境電商綜試區意味著什么?
江干:布局跨境電商集聚區
德勝高架向東,過德勝收費站,便是東方電子商務園了,這是江干區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核心樞紐。
東方電子商務園重點構建以B2B、B2C為核心的電商交易平臺,引進電子商務、信息軟件、設計研發等產業,是國內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細分行業領軍企業最多、投融資機構最關注的電商園區。
“別小看這塊不大的地方,跨境電商總部有1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40多家,還有很多跨境電商服務機構,電商生態十分完善。”江干區商務局負責人稱,去年納稅突破1.67億元、電商年交易額40億元,前不久剛剛獲評“國家級電商示范基地”。
江干區的規劃是,將整合多方資源構建“一園兩區三平臺”的電商格局,也即東方電子商務園,紅普路創智區和九環路調整區,浙江國家大學科技園、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酷云·杭州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中心,“我們將力爭10月底前開園,并引進跨境電商企業50家。”
江干園區被納入跨境電商綜試區范疇,對該園區的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紅利,園區企業“海蜜全球購”品牌部負責人表示:“企業今年初剛入駐下沙園區,沒想到現在總部也被納入試點了,這將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政策支持。”
臨安:打造B2B專業外貿轉型平臺
而在杭州城市的另一邊,臨安跨境電商產業園今天剛剛開園,這對臨安傳統外貿企業而言,是一件喜事,“園區建成后,對臨安傳統外貿企業的轉型發展,很有幫助。”臨安商務局副局長黃小兵說。
臨安跨境電商園總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包括新溪園區1.8萬平方米、馬溪園區1.5萬平方米,倉儲物流用房3.5萬平方米,二期規劃建設面積5萬平方米,將重點培育和集聚以B2B為主的跨境電商,兼顧B2C業務的中小企業。
雖然剛剛開園,但入駐企業已有30多家,都是臨安的傳統外貿企業,產品覆蓋了電線電纜、節能燈、五金工具、裝飾紙、體育用品等行業,“以前這些企業都是線下接單、線下交易,但入駐企業通過培訓后,轉向了線上接單、單一窗口平臺交易,省時省力,很受企業歡迎。”
按照臨安的設想,將通過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臨安園區的建設,來帶動外貿的轉型升級,讓外貿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綜試區擴容“讓改革盡早出成效”
如果不出意外,江干園區和臨安園區將成為繼下城、下沙、空港等首批線下園區之后的首批園區,這對跨境電商綜試區意味著什么?
浙江省商務研究院院長張漢東:跨境電商綜試區有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兩平臺”建設,即線上“單一窗口”平臺和線下“綜合園區”平臺,在全市13個區、縣(市),只要符合條件的,都可以申報線下綜合園區建設,綜試區擴容,就是要讓改革盡早出成效。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研究院黃先海:跨境電商不是簡單的“國內老百姓買國外商品”,大量的是企業進出口業務,是用“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經濟發展要突出創新驅動,加快推進外貿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包括加快推進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我們既要海購,也要B2B的“大貿”(國際貿易一種通俗的說法),這才有可能迎來外貿新的黃金時代。
綜試區擴容意味著誰都有機會
國務院批復文件中,并沒有將跨境電商綜試區的地域范圍限定在杭州的某個特定區域,而是覆蓋全杭州市域。首批下城、下沙、空港三大線下園區,在跨境電商發展中先行一步,其產業集聚效應越來越明顯。
眼下,跨境電商綜試區要搶抓先行先試機遇,盡快上規模,加快線下園區擴容步伐就成了當務之急。為此,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了綜合試驗區產業園區認定和管理辦法。
根據該園區認定和管理辦法,凡符合該認定標準的園區,經過認定程序并公示后,將被命名為“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園區”,予以授牌。
產業園區的建設管理將采取“市區共建、屬地管理”的原則,綜試辦指導產業園區的建設發展;各級政府為產業園區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研究制定相應的扶持培育管理辦法,形成逐級管理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