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設備行業進入調整期 向智能化與智慧服務轉型
伴隨著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以及WTO的加入,我國的縫制設備行業也在逐步發展壯大,工業縫紉機從無到有,滿足了市場飛速發展的需求,在這個階段,我國的縫制機械工業可以說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也就是在這樣的市場機會下,依靠縫制機械企業的努力,使我國的縫制機械形成了目前門類齊全、相對完善的生產體系,在相當大程度上滿足了服裝產業相對粗放的市場需求。
“從幾年前的金融危機開始到現在,我國服裝行業進入了一個調整期,我們的縫制設備行業也因為下游產業的調整進入了一個全面結構調整的階段,從原來的跟隨式發展,調整到現在很多品牌企業開始逐步關注用戶的需求,并根據需求對自己的產品進行研發,提高產品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從簡單的單機到提供完善的智能化縫制單元解決方案,滿足了服裝企業現階段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個性化需求。在這期間我們可以看到,以杰克縫紉機為代表的品牌已經在很多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縫制設備企業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中國的縫制機械工業已經開始具有了自己的知識產權,具備了一定的自主研發的能力。”在不久前舉辦的主題為“打造智慧杰克,提升快速服務”縫制設備高峰論壇上,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談道,“在將來,我們的縫制設備制造行業需要向智能化和智慧服務進行轉型。”
在何燁看來,縫制設備制造業如何從生產型向智慧型和服務型轉變,可以說是目前熱議的話題之一,而縫制設備制造業的發展該朝著什么樣的方向,更是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
“早在2003年,杰克就提出了‘快速服務百分百’的口號,這也讓杰克成為當時縫制設備行業發展速度最快的企業。” 杰克公司創始人、總裁阮積祥在接受專訪的時候談道,“我們從最初的營銷驅動、到研發驅動、到品牌驅動,一步一步實現了杰克的健康穩定發展。”
“從宏觀上說,中國經濟正在從低成本擴張的‘西部牛仔時代’進入研發驅動的企業家創新的時代,我們現在正處于這樣一個轉折點上,既有各種各樣的挑戰,也有各種各樣的機會。過去的擴張模式存在的基礎正在迅速消失,低成本已經不是中國企業的優勢了,成本上升正在成為企業發展的不利因素。無論是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還是資金成本、環境成本都在迅速上升,過去依靠低成本、低價格參與市場競爭的思維方式基本上走到了它的歷史盡頭。”在經濟學家許小年看來,傳統制造業的產品和生產能力都已經飽和,很多產業都出現了過剩產能,“包括今天我們比較熟悉的縫制設備行業、服裝行業,都出現了相當數量的產業擴張現象。在不能擴張產能的情況下,過去這種跑馬圈地的行為方式已經不可取了,雖然還在跑,但是已經無地可圈了,于是企業就進入了打架和占地的雙輸的競爭格局,導致的結果就是企業的利潤不斷受到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