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報喜鳥聶銘遠:布局工業4.0 打造服裝產業數字化智能工廠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新紀元到來、新時代開來、當然也是新世紀的新起點。傳統服裝產業生產方式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如何進一步提升傳統服裝產業制造過程的升級與轉型是傳統服裝產業的第一座大山。作為國內知名品牌,相比同行業也會存在共性的問題:當下人工成本持續不下、原輔材料成本持續上升、實體門店的生存困境,用戶對于個性化定制的需求劇增,在這樣的條件下,企業為了更好的生存,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與性價比,無法回避這些問題:如何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如何完善優化內部管理?針對縫制車間的人員、物料、設備、空間能源的利用率低下,又如何通過管理水平的提高去適應當前“快速制造”的需求?作為中國服裝行業的龍頭企業,浙江報喜鳥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功解決了這些制造問題,并且在工業4.0的格局下,實現中國服裝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工廠轉變,打造中國服裝產業進入智能化產業的標桿。
對報喜鳥取得的顯著成效,筆者有幸采訪到了中國數字化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副院長、報喜鳥集團數字化智能工廠的生產總監聶銘遠先生。剛過而立之年的聶先生就成為知名服裝企業的一個新星的時代翹楚與標桿,在報喜鳥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時在業內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記者:聶總,非常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訪。我們都知道您在整個服裝行業的權威與地位,尤其是在高端西服定制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那么,在當前服裝行業發展大趨勢下,我們報喜鳥的產品特點和發展現狀如何?
聶銘遠:當前,整個經濟時代變天了,當下德國提出工業4.0、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O2O、出現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格局,紛紛沖擊著傳統行業使其進行工業變革。作為傳統行業中的服裝制造產業,也面臨著工業化的變革,由原來大批量少批次的生產模式轉變為多批次小批量個性化的生產模式。從大趨勢來看是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一個時代轉型,從低附加值向著高端附加值、從共性化產品到個性化產品制造的過渡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
報喜鳥現在的產品模式主要以全品類高端定制為主。大家印象中的定制大多是純手工、效率低、耗時長等特征,比如說我們的定制鼻祖薩維爾街的定制。目前,我們報喜鳥的高端西服定制現在是以C2B模式為主,現在正進行的C2M模式轉型是以數字化工廠、利用大數據驅動、實現工業4.0智能工廠為核心競爭力。
2014年下半年,我們報喜鳥開始布局工業4.0智能化生產。歷經近一年的規劃、實施、試運行,第一條智能化生產線已于今年年初改造完成。工業4.0智能化生產解決了服裝產業的效率低、質量差、成本高的問題。率先實現“個性化不降低品質,單件流不降低效率”這一服裝定制的最高生產目標。顧客通過線上E-MTM系統自主下單,后臺進行智能化數據分析和信息整合,通過三種不同功能的智能系統進行實現。第一種智能:CAD與CAPP對版型、工藝、進行精確輸入與識別;第二種智能:通過FRID對于物料與工藝信息采集與傳輸;第三種智能:SAP進行排單與MES進行訂單狀態的實時追溯。四類信息資源進行融合打通,才能確保一人一版、一衣一款、一單一流。
記者:報喜鳥采用衣拿智能吊掛系統進行工業4.0的改造,請您簡單說說衣拿智能吊掛系統的應用,以及給報喜鳥帶來了什么樣的助力作用和意義?
聶銘遠:我們報喜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改造了兩條衣拿智能吊掛系統生產線,與普通生產線不同的是,每個工人前面都有一個平板顯示屏,顧客通過線上E-MTM系統下單后,會自動生成相應工序工位的數據,然后系統將原材料通過智能吊掛系統傳送到每道工序、所有信息會在平板顯示屏上顯現。系統可以根據定制情況,實現自動化的分配下單、生產、分類等一體化操作。
目前,一件高端半手工西服工藝有396道,西服生產工序只需117個工人,人均效率提高3倍,物料節約30%,還確保了一人一版、一衣一款、一單一流,實現了“個性化不降低品質,單件流不降低效率”。我們的員工只需坐在自己的位置,智能吊掛系統會將每款不同顏色的衣片自動分配到各個工位,PLM智能工藝系統會將個性化工藝推送到相應的工位處,工人根據顯示屏上的相關數據進行縫制。
據我們報喜鳥生產中心的數據統計,現在一條智能流水線每天生產300件,年產能達到10萬套,今年上半年銷售同比增長了50%。目前,報喜鳥在全國的900多家門店,已配量體師300余名。無論客戶在天南海北,只要線上聯系,就可以進入報喜鳥專賣店或者由店里量體師上門量體,時間不超過72小時。量體完成,客戶選擇的面料、款式、版型以及其他個性化各項數據立即輸入E-MTM智能系統進行處理與分析。15天之后,個性化定制的衣服就會送到客戶手中。此間,客戶還可隨時上網追蹤服裝生產的每一個流程。目前,報喜鳥已在業內率先實現全品類定制,品類涵蓋西裝、襯衫、大衣、夾克、羊毛衫、T恤、皮鞋等,并先后榮膺國家臺球隊及中央財經頻道主持人的指定服裝。
我們報喜鳥對衣拿智能系統的引入,實際是德國工業4.0智能生產的實踐與美國3D打印邏輯的應用,通過衣拿吊掛系統的應用,使得服裝定制化生產在保證高端品質、個性化特色的前提下,實現了高效率、快反應、高品質的智能化生產。衣拿智能吊掛系統在報喜鳥的應用,幫助實現了報喜鳥個性定制的規模化生產。
記者:請您簡單談談報喜鳥未來的規劃及發展方向。
聶銘遠:報喜鳥已經在國內實施全品類個性化定制的戰略,今年根據吳志澤董事長戰略要求:實現一縱一橫、一主一副,國內3000家定制店,國外1000家定制店,不單是我們要進行個性化定制的轉型,而且同行業里面也要進行轉型與升級,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是一個市場的趨勢。
報喜鳥在積極布局工業4.0,實現服裝產業數字化智能工廠的同時,還將大力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產業化等技術在傳統制造領域的應用,報喜鳥將和衣拿保持密切的友好聯系及合作關系,也期望和衣拿攜手共同引導服裝產業走向新的高度。
布局工業4.0、打造服裝產業數字化智能工廠,聶銘遠先生高瞻遠矚、胸懷遠大、信心滿滿。胸懷山河、衣存匠心是聶銘遠先生對于服裝產業信奉的一句話。相信報喜鳥在他的領導布局下能再次取得驕人的成績,他的行走軌跡將和報喜鳥一樣如同冉冉升起的旭日,發出耀眼的光芒。采訪下來,我一直沒有直接詢問聶總關于成功秘訣這樣的問題。但我想他成功的秘訣,一定是因為從起步開始他就站在世界的高度、巨人的肩膀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