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馬來西亞貿易盈余收窄
據《南洋商報》報道,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和需求低迷影響,馬來西亞7月出口增速放緩,進口增長,貿易盈余收窄。
根據馬國際貿易與工業部(MITI)公布數據,馬7月份出口同比增長3.5%,達632.3億馬幣,增速低于6月的5%;但進口同比上漲5.9%,達608.5億馬幣,扭轉連續3個月下滑的頹勢。貿易盈余則減少至23.8億馬幣,同比減少34.6%,環比減少70.2%。1-7月,出口額4315.7億馬幣,同比減少2.2%;進口額3874.9億馬幣,同比減少1.4%。貿易盈余達440.7億馬幣,低于去年同期的484.5億令吉,跌幅為9.04%。
經濟學家表示,盡管7月的出口表現優于市場早前預測的3.2%增幅,但相比6月增速卻有所放緩。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市場需求低迷,不只是原油和棕油等大宗商品,電子與電器產品的需求也放緩,進而對馬出口造成沖擊。馬幣在6月開始顯著走軟,但7月出口僅攀升至3.5%,證明馬幣貶值的助力不大。在7月進口方面,由于購入了更多電子集成電路和藥品,因而得以扭轉頹勢。國內政局不穩影響市場,馬幣貶值推高進口成本,市場消費情緒低落,導致國內需求依然疲軟。
在出口增長率低于進口的情形下,馬貿易盈余收窄,可能會使第三季度往來賬戶盈余轉為赤字。全球經濟低迷難以提振出口,而馬國內許多大型項目開工,需要從國外進口材料,使貿易盈余進一步承壓。艾芬投行首席經濟學家指出,盡管7月貿易盈余顯著走低,但相信全年仍不會急劇下跌,由于出口表現低迷,半成品進口也會放緩,所以進出口的差距不會太大,預計全年將達600億馬幣。
全球經濟前景尚不明朗,導致馬出口不斷波動。雖然美國經濟復蘇,但美對馬出口的貢獻已減少,再加上中國經濟放緩,出口對馬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下降。雖然美國和歐洲需求穩定,有利馬出口,預計全年出口會下滑1%。全年出口增長率為2%至3%,因此,經濟增長只能依靠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