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市東部鞋業轉型升級 示范園區開工
近日,溫嶺市東部鞋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舉行開工典禮,這是我市首次采用“工業地產、評估準入”建設模式和招商方式建設的標桿產業示范園,是我市推進鞋業園區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有益探索。
市領導徐淼、徐仁標、王福生和市發改局、市經信局、各鎮(街道)主要負責人及全市規模上鞋業企業、規模下鞋業企業代表參加開工典禮。
近年來,東部新區創新轉型平臺,招商引資有序推進,產業集聚成效明顯,初步形成了泵與電機、汽摩配、機床裝備、新材料的產業體系。在溫嶺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東部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決策部署,今年7月專門在北區規劃約290畝的鞋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園區首次采用“工業地產、評估準入”建設模式和招商方式建設,建筑面積約38萬平方米,投資額約10億元,初步計劃將建設約40幢廠房,銷售對象為通過項目入園評估辦法的優質企業。目前,水電等配套設施已接通。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徐仁標在致辭時說,示范園區是推進鞋業集聚集約發展的新平臺,新平臺必須要有新定位、新成效。他希望東部鞋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建設要立足當前我市鞋業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準確把握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盡最大可能滿足入園鞋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需求。園區的發展要鎖定示范引領這一目標指向,突出轉型升級這一問題導向,把好企業招商準入關,做好企業技改增效、品牌提升大文章,盡快建成鞋業轉型升級的示范樣本,引領和帶動我市傳統產業走向園區化、品質化、品牌化發展之路。
市委書記徐淼高度肯定了東部產業集聚區、市發改局、市經信局等單位在推進東部鞋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開工中的有效工作,希望有關部門和項目建設單位要通力合作,繼續發揚“溫嶺速度”,強化責任意識、時效意識,精心施工,精準招商,力爭項目早建成、早營運、早見效;希望通過示范基地建設,實現鞋業企業梯度轉移,引導更多有條件的鞋企進園區,做優做強。
徐淼宣布東部鞋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正式開工。
為“溫嶺速度”點贊
從項目構想到正式開工,市東部鞋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只用了短短2個月左右的時間,且期間還逢國慶、中秋、“9·3大閱兵”等多個節假日,這無疑開創了溫嶺發展的嶄新速度。要知道,通常情況下,即便在無需土地征遷的東部新區,即便是各環節有序無縫銜接,一個項目要踏上開工的節奏,動輒也要半年。東部新區是怎么做到的?它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速度的背后,是建設模式的創新。為加快推進示范園區建設,市主要領導多次到東部新區實地調研,召開各種會議專題研究,市級主要部門積極出謀劃策,研究出臺了示范園區開發建設實施方案和入園企業評估辦法,率先采用“工業地產、評估準入”的建設模式和招商方式,這一創新工業建設模式的舉措,有利于提升園區整體品質,有利于減輕企業建設壓力、降低綜合成本,有利于加快建設速度、縮短建設周期。
速度的背后,是轉型模式的創新。作為曾經的明星產業、支柱產業,制鞋業是溫嶺對外的一大名片,而臟亂差的發展環境、低散危的發展模式,制鞋業又廣遭詬病,亟需示范引領。東部鞋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的建設,無疑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為想發展、能發展的優質鞋企提供安全的發展空間,專心做好企業技改增效、品牌提升大文章,實現鞋業企業梯度轉移,引導更多有條件的鞋企進園區,做優做強。
速度的背后,還是發展模式的創新。政府引導,典型引路,加速突破,最終推動我市全面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和檔次。這是我市推進鞋業園區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有益探索。東部鞋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的建設,不僅可為我市鞋業產業轉型升級提供示范樣本,也有助于引領和帶動我市更多傳統產業走向園區化、品質化和品牌化發展之路。
我們堅信,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只要我們繼續保持這樣的“溫嶺速度”,加快示范園區建設,必將開啟我市工業轉型升級新局面,譜寫經濟社會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