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港商制衣業加速轉戰緬甸
緬甸國土面積和人口均居東南亞各國前列,蘊藏巨大的發展潛力,而其人工成本僅為珠三角四至五分之一,加上出口歐盟和日本免除15%關稅,而珠三角又出現勞工短缺,因此,作為勞動密集型的香港制衣業近幾年紛紛轉戰緬甸,隨著布料、膠袋、印花和輔料等上下游產業鏈的逐步完善,港資企業正加速轉戰緬甸,并且形成了熱潮。
港商龐志偉和辜偉寧等合伙的福源(緬甸)制衣已于幾年前在緬甸仰光設廠,主要生產針織衣服,目前聘請了300-400工人,出口歐盟、美國等,其工人工資為900元人民幣,是他目前中山工廠的四分之一。龐志偉告訴記者,美國最近宣布將取消對緬甸制裁,給其最惠國待遇,他為此等了很久,如果美國年底給予關稅優惠,他擬將工廠產能擴大一倍以上。
一位從東莞鳳崗生產服裝膠袋的港商趙文輝告訴記者,為了給大量搬遷過來的港商作配套,他也打算投資200萬,在仰光設廠,他的新廠房將于10月底開始投入生產。
更多的香港制衣業正在大量涌入,據從事工廠設備搬運的中國商人張浩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他已為珠三角20家制衣廠搬遷了設備到緬甸,是去年一倍多,其中數成是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