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郁代表: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需快馬加鞭
“報告指出,要堅持二產抓重點,加快做大做強紡織服裝產業。這進一步堅定了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各類紡織服裝產業投資企業和從業人員的信心。”1日下午,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馬文郁代表無比振奮地說。
馬文郁說,近年來,我區在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方面不遺余力,不僅制定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規劃綱要(2014-2023年)》,對“三城七園一中心”進行周密部署,還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措施,設立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并在現有財稅政策基礎上,將紡織服裝企業繳納增值稅全部用于產業發展,推出棉花補貼、運費補貼、低電價購電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效果十分明顯。
“今年年底,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紡織服裝城用工人數將達8000人,紡紗項目投產運行規模將達到300萬錠。”馬文郁說,如今,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紡織服裝城已經成為轉移就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平臺。一個農民走進企業變為產業工人后,除掉“五險一金”,每月收入至少在3000元。而一名兩年以上的熟練工,每月的工資可以達到5000元以上。
“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已經給各族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而且這種實惠不僅僅是物質方面的。”馬文郁認為,一個農民變為產業工人后,意味著從家里的“一畝三分地”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不僅能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還能接受企業先進的思想觀念、管理方式、知識信息,這將有效地促進他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
“各族群眾走進企業后,還實現了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加快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了民族團結。”馬文郁說。
馬文郁表示,今后,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將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快馬加鞭,延長產業鏈,加快實現紡織服裝城從原料生產基地向紡織服裝加工基地的轉變,打造國內高品質的紡織服裝產業基地,助推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